这不是执行,这是艺术:债主笑了,案外人妥了,5起积案灭了!
更新时间:2025-09-18 19:45 浏览量:1
一起矛盾纠纷案件的顺利执结
往往能成为撬动系列案件化解的关键
日前
东丽区人民法院办理了一起
民间借贷纠纷执行案件
不仅追回了37万余元案款
还实现了“一石三鸟”
保障本案债权人权益
化解案外人抵押纠纷
解决其余5起关联案件
实现了法律与社会效果的深度融合
案件起源于一起民间借贷。庄某因资金周转找张某借款10万余元,但并未按期还款。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下,双方签订了还款协议,但庄某却违背承诺,既不进行协商,也不履行清偿义务。张某多次沟通无果后,向东丽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立案后,承办法官徐文捷立即启动执行程序,向庄某送达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然而,庄某置若罔闻,既不到法院说明情况,也不如实报告财产状况。法院利用网络查控系统全面排查庄某名下财产,发现其账户可用余额不足百元,也无车辆登记信息,执行进程一时遇阻。
“逃避执行绝非长久之计,必须让他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威严!”面对庄某的“软抵抗”,徐文捷法官迅速调整执行策略,决定采取“信用惩戒+实地排查”双管齐下的方式,压缩庄某的规避空间。
在依法将庄某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根据张某提供的线索,徐文捷带领执行团队,多次利用午休和周末时间,前往庄某的住所地及经营场所开展实地调查。终于,在一次排查中,执行团队“逮”到了行踪不定的庄某,并成功将其拘传。
在被拘传到法院时,庄某起初态度强硬,坚称无力偿还欠款。但徐文捷凭借丰富的执行经验,敏锐捕捉到庄某言语中的矛盾,严厉告知其隐匿财产、逃避执行的严重后果。同时,法官也从情理角度出发,积极引导其认识到“主动履行才能避免更大损失”。经过数小时的释法明理,庄某主动表示愿意配合法院执行,愿意将一处房产进行司法拍卖,以偿还所欠债务。
在案件出现转机后,执行团队迅速启动司法拍卖程序。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庄某在东丽法院另有5起执行案件。并且,法官在对涉案房产进行权属核查时,发现该房产还存在案外人李某的抵押权,原来此前庄某曾以该房产为抵押,向李某借款,且抵押权尚未解除。多重债权交织,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导致本案执行受阻,还可能引发新的矛盾纠纷。
“必须最大限度保障各方权益,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不能让这笔拍卖款成为新的‘纠纷导火索’。”因庄某已多年未联系李某,执行团队又费了一番功夫,通过户籍查询、社区走访、关联案件排查等多种方式,最终成功与李某取得联系。经过徐文捷的反复沟通及情况说明,李某与庄某也达成一致的还款协议。
最终,法院顺利将该房产拍卖。在扣除了为庄某保留的基本生活保障费用后,拍卖所得剩余款项清偿了所有欠款,本案得以顺利执行完毕。
至此,这起原本仅涉及10万余元的民间借贷执行案件,不仅让申请人张某全额拿回欠款,还推动李某的抵押纠纷顺利化解,更让另外5起案件的申请人拿到了27万余元执行款。
记者 赵鑫
通讯员 周紫荆 刁岐山
编辑 邢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