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9月,到海淀看AI浪潮——
更新时间:2025-09-18 20:20 浏览量:1
在AIGC技术重塑艺术创作生态的背景下
一场属于全球青年创作者的
AI浪潮即将在海淀拉开帷幕
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海淀区委与海淀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大学生AI艺术季,将于9月22日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正式启航。
(相关报道:即将开幕!超酷的AI艺术展来海淀了!免费参观——)
七大单元构筑多维艺术矩阵
据了解,本届艺术季以“艺智同构,共创美学”为主题,旨在挖掘兼具原生创造力与新质生产力的新时代艺术人才,搭建AI技术与人文艺术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活动自2025年4月启动全球征集以来,已吸引中国、美国、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160余所顶尖高校的2000多名大学生踊跃参与,覆盖全国30余个省市及港澳台地区,征集作品1600余件,参与作品质量与数量显著提升。
450余件视音频作品初评入围
包含AI影像单元、AI歌曲单元、
AI交互单元三大主竞赛单元
及即梦、可灵、生数vidu、
科普四大特别单元
其中评选出65件优秀作品,包含AI影像创作单元27件,AI歌曲创作单元8件,AI交互创作单元6件,即梦AI动画创作特别单元24件,可灵AI科幻创作特别单元10件,生数Vidu AI国风特别单元7件,AI科普创作特别单元8件,来自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澳门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皇家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
在主竞赛单元的AI影像单元中,北京电影学院杜雨轩的《RunAwAy》构建悬疑森林追杀场景;AI歌曲单元中,中国传媒大学刘昱、吴尉立的《野》以电子乐重构鲁迅《狂人日记》;AI交互单元的作品聚焦人机对话新体验。
▲《RunAwAy》
四大特别单元更显创新活力。上海戏剧学院赵敏的动画《金鱼,回到海的尽头》在即梦AI动画单元演绎成长寓言;中国传媒大学黄柏畅的《MAMA》于可灵AI科幻单元探索AI母性意识;北京电影学院王行健的《溯洄记》在生数Vidu AI国风单元以水墨美学再现志怪传说;北京师范大学团队的《我来自星辰》则于AI科普单元用绘本解密宇宙生命起源。
▲《金鱼,回到海的尽头》
▲《我来自星辰》
2025大学生AI艺术季期间
可前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
来免费参观这些优秀作品,无需预约~
此外
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B1层VR展示区
还有元象科技《VR大空间互动影院》
▲《壁画那边是唐朝》陕西历史博物馆VR大空间沉浸式数字体验项目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来体验
扫码了解详情
展览开放时间
9月23日-10月22日
具体地址
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
海淀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公园路(海淀公园西北角)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
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2号
产学研协同驱动交互创新
今年8月,AI海淀共创营创新采用“业界+学界”双导师制——18名来自即梦AI、可灵AI、生数科技等企业的创作导师与18名北师大特邀学术导师组成36人专家团队,为450件入围作品的创作者提供专项辅导。
即梦AI、可灵AI等企业全程参与,设共创营、荣誉发布等环节。生数科技CEO骆怡航,快手科技副总裁王兴义、高级副总裁于越,黑弓BLACKBOW创始人王志鸥等企业高层作专题分享,推动产学研融合。
艺术季还有两大配套活动。自9月23日起,大学生AI艺术展将在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开启为期一个月的科技美学之旅,设AI交互展区、AI影音展区、AI企业展区、VR沉浸式影院、中小学生AI艺术展五大分区。
▲效果图
展览交互创新是一大亮点,以10余件大型AI交互装置作品展现大学生技术探索突破。邀约多语言AI艺术作品参展,促进国际青年AI美学交流,联合企业打造VR影院,提升观众参与感。
同步开启的AI嘉年华(9月20-22日)将科技美学推向公共空间,带来《凤舞天翟》科技艺术表演、高校社团创意市集、SOREAL-AI+VR大空间互动体验、校园舞蹈及动漫作品展示等活动。
9月22日上午,这场科技与艺术交融的盛典将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会议中心达到高潮。现场将揭晓三大主竞赛单元及四大特别单元荣誉,并启动2026年大学生AI艺术季全球征集计划,持续扩大活动的国际辐射力。
这个9月来海淀,看AI浪潮!
青年大使吴汉坤
将携手“小AI”“星闪宝”等IP形象
与全球Z世代共绘美学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