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刘振铎·求索——中国书画名家的艺术追求与探索之路

更新时间:2025-09-19 09:17  浏览量:1

前言

“求索”是本次展览的主题,也是贯穿中国书画发展历程的精神内核。书画名家们一生都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求索,他们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或突破常规,另辟蹊径;或融汇中西,博采众长。他们在笔墨间探索艺术的无限可能,用作品诠释着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理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充满艺术魅力的世界,感受书画名家们的艺术追求与探索之路。在这里,您不仅能欣赏到精美的书画作品,更能领略到艺术家们的风采和他们背后的故事。愿这次展览能给您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也愿您在艺术的道路上,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追求与梦想。

文/北京墨真书画院编辑

刘振铎题《求索》

艺术家简介:

刘振铎,1937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韩村乡小张家庄,7岁时随父母到黑龙江省北安县小河东屯,1958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美术专修科。曾任《黑龙江画报》美术编辑。1962年调任黑龙江省美协,历任创作室专职画家、创作室主任、黑龙江省美协常务理事。现为黑龙江省文史馆馆员、黑龙江艺术创作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创作院顾问。

从事美术创作五十多年始终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20世纪60年代,创作农村题材作品《社员都是向阳花》《歌唱丰收》,70年代创作作品《开发大庆的人》《一路春风》《做个红色庄稼汉》《林海良材》,80年代创作作品《又一个春天》《鹿场晨曲》《草原晨曦》等。21世纪初,创作中国山水画作品《北方山水系列》《黄山系列》《意象山水系列》《塞北的雪系列》等。自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全国历届美术大展都有作品参展,同时参加全国年画展、体育美展、工笔画展等。

曾先后出访前苏联、美国、日本、韩国、印尼等国家并举办画展。

作品欣赏:

刘振铎的艺术求索:

从主题性工笔到“塞北山水”意境的跨越

一、起点:逃荒少年的主题性绘画(1937-1970)

1937年生于河北献县,8岁随父母逃荒至黑龙江北安。少年时代即承担黑板报、墙报绘制任务。1956年考入沈阳师范学院美术系,1958年毕业分配至《黑龙江画报》任美术编辑,自此开始职业美术生涯。

《歌唱丰收》(1964)——工笔人物,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奠定其“关注时代、关注生活”的创作基调。

《开发大庆的人》(1972)——以铁人王进喜为原型,表现“战天斗地”的石油会战,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成为东北主题性绘画经典。

这一阶段,他以工笔人物见长,造型严谨、色彩明快,强调“思想深度+典型形象+传统笔墨”三位一体,形成“明快、刚健、严谨、热情”的个人风格。

二、转向:从“主题人物”到“塞北山水”(1980-1995)

80年代初,黑龙江美协提出打造“塞北风格”,刘振铎由人物转向山水,开始“二次创业”。他提出“不受现实景观制约,重在营造境界”,将北大荒的黑土、白雪、红松、沼泽升华为“宏大、悠远、雄秀”的山水意象。

语言锤炼

构图:重山叠嶂绵亘蜿蜒,S型动势营造“千里之势”。

笔墨:焦湿相间、虚实相映,干擦见“砂岩肌理”,淡染显“雾岚空濛”。

色彩:首创“黑土+红云+白马(雪原)”三色对比,把东北秋景的高饱和赭石、洋红引入浅绛体系,形成“浓艳而苍润”的塞北色谱。

代表作

《白马·黑土·红云》——全国第七届美展,首次把“黑土地”作为山水主体符号。

《北国秋高图》《秋韵》——连续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全国首届中国画展,标志“刘式塞北山水”走向成熟。

三、深化:从“外师造化”到“中得心源”(1995-2010)

十年间,他跑遍大小兴安岭、长白山、镜泊湖,提出“三度”原则:

1. 温度——画面要有“东北冷空气”的体感;

2. 湿度——保留水墨氤氲,避免“干柴”燥气;

3. 风度——在雄强中见清旷,在辽阔中见深远。

技法上,他把“斧劈皴”与“披麻皴”交替使用,以“刮铁”干笔表现风化岩层,再以淡墨罩染雪意,形成“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对撞效果。作品《晶莹世界》《兴安瑞雪》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收藏,确立其“塞北雪景山水”代表画家地位。

四、突破:即兴小品与“二度创作”(2010-今)

进入晚年后,他在巨幅山水之外开辟“即兴小品”:

题材:雪原、荒漠、林涧、山村,皆取自写生片段;

幅式:扇面、斗方、手卷,强调“一挥而就”的灵动;

语言:大笔泼墨+焦墨勾树,留白成雪,水渍作云,把“黑、白、灰”三色推向极致,形成“厚中见薄、重里藏轻”的反向张力。

五、艺术观:三句话贯穿一生

1. “思想只有到生活中去拿”;

2. “形式再新,不能丢掉笔墨”;

3. “画家要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呼吸”。

六、结语:一位“黑土地歌者”的求索轨迹

从主题性工笔的“时代赞歌”,到“黑土红云”的塞北意象,再到“干裂秋风”的苍茫雪景,刘振铎用六十余年完成“人物—山水—小品”的三级跳,在“雄强与清旷”“浓艳与苍润”“写实与写意”之间找到个人平衡点。他把北大荒的冷峻、石油城的炽烈、长白山的雄秀,一并纳入中国山水画的审美谱系,为“塞北风格”提供了经典样本,也回答了“主题性画家如何转向意境营造”的时代命题。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