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诗歌|雄起的长征-致一位艺术家坚定的文化自信(组章)

更新时间:2025-09-19 09:41  浏览量:1

作者:陈建族

2025年9月,读学习强国、人民出版社《雷锋》杂志、中国美网等众媒体《铭记历史·雄起铸魂-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彭长征系列作品巡礼》新闻有感。

东海与南海之间,是一片深蓝的国土。

浪花拍打着不同的海岸,却回响着同样的脉搏——

那是多年军装岁月沉淀于骨血中的节拍。

彭长征,我的战友。

当你的名字与“抗战为纲、雄起为体”的主题展一同出现,

我仿佛听见历史的潮声穿越八十载烽烟,

在我们曾共同守护的海域再次澎湃。

你以赤诚为笔,以历史为墨。

“抗战为纲”,是挺立脊梁的坐标;

“雄起为体”,是精神不灭的姿态。

这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与时间的对话,

是一曲用歌颂漫画、歌颂相声、创意书法

与诗歌朗诵融合的英雄交响。

在《画里有话毛泽东》的哲思中,

在《中华抗战名将英烈漫像》的眉宇间,

在《赵一曼﹣滨江述怀》的血性与柔情里,

你让沉默的史料发声,让褪色的影像重生。

你先后三次重走长征路的足迹,

多年独立创作时笔尖的沙沙声

——那是一个老兵对历史的敬礼,

也是一位艺术家对民族的深情告白。

你画钟馗持枪,也画熊猫憨笑;

刚与柔、武与文、威严与和平,在意象的交融中浑然一体。

正如你所说:

我们不激化仇恨,但要铭记历史;

我们不忘战争,正是为了永续和平。

这何尝不是“雄起”的哲学?

不是张扬武力,而是挺直文化的脊梁;

不是排斥外来,而是坚定自信的底气。

中华文化基因强,雄起艺术不崇洋:

你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微笑,在《华盛顿邮报》的发声,在港澳军营中的展览,在辽宁号航母的致敬,无一不是文明对话的旗帜,无一不是中国声音的铿锵回响。

想起我们同为《解放军报》《人民海军》记者的岁月。

你驻东海,我守南海,虽相隔两地,却共拥同一片波涛起伏。

如今你以艺术为舰,以笔墨为弹,

延续着向传统致敬,与时代同行的护航。

从北国舰队到南疆军校,从万里海疆 到文化文化润疆,

从港澳台到欧美日,你的艺术路线何尝不是又一次“长征”?

每一次进社区、入校园、走边疆、到海外,你用雄起艺术,都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动员

——唤醒记忆,传递信念,播种和平。

当我透过《将帅图》听见相声的笑点,

沿着你的创意书法眺望“星辰大海”,我忽然明白:

你不是在复原历史,而是邀历史走进今天;

你不是在歌颂英雄,而是让英雄活进我们的生活。

这才是真正的“雄起”——

不停留于过去的荣光,而让那份精神在当下焕发生机;

不重复昨天的故事,而让今天的我们,配得上昨天的牺牲。

抗战胜利八十载,硝烟散尽,枪膛已冷。

但艺术仍有温度,记忆的锋刃依旧铮亮。

你以雄起艺术筑起一座无形的纪念馆,那里没有压抑的悲伤,只有奔涌的力量;没有蔓延的仇恨,只有和平的守望。

正如《带枪钟馗》所寓意:

我们手握钢枪,只为守护熊猫的笑脸;

我们铭记战争,只为永续和平的时光。

老战友,我在南国花城为你点赞。

赞的不是你的名声,不是中外媒体的报道,

而是你从未褪去的老兵本色——

昔日用镜头记录部队成长,今日用艺术守护民族记忆;

当年亲历香港回归的庄严一刻,

如今以文化坚守国家的精神疆域。

形式在变,初心未改,坚定文化自信;

舞台在变,担当依然,坚守艺术理想。

在这个需要记忆却易于遗忘的时代,

在这个呼唤和平却暗流涌动的世界,

你的艺术长征犹如一盏明灯——

照亮历史与现实的通道,照亮我们走向未来的征途。

看漫画中名将的眼神依然坚毅乐观,

听相声中元帅的笑声依然豪气冲天,

它们都在诉说:

雄起,是一个民族永不弯曲的脊梁;

和平,是人类代代相传的火种。

请允许我以战友的身份,

向你的“抗战为纲、雄起为体”敬一个军礼——

不是面向过去的牺牲,而是面向未来的希望;

不是献给展厅和舞台上的作品,

而是献给作品背后那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浪花依旧拍打东海与南海,我们仍站在同一战线:

你以艺术守护民族记忆,我用文字书写文学梦想。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雄起”?

——各自奋战,又彼此呼应;

各自发光,又共同照亮一片名叫中国的天空。

历史已成册,艺术正开卷。

愿你笔下的《带枪钟馗》永远镇守山河无恙,

愿你所画的《雄起关公》永远拥抱岁月安宁。

而我们,仍以军事记者的姿态——

在各自的战位上,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

传递这份历久弥新的“雄起”之声。

直至永远!

作者简介:

陈建族,笔名族人才俊,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人民海军》报南海站原记者,广州市体育局法规宣传处原处长、一级调研员,曾任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组委会突发事件新闻应对小组副组长。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广东散文诗学会、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和广州市海珠区作家协会资深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央、省、市报刊,作品入选多部作品集,数十篇作品获国家、省、市征文一等奖,还有多篇作品入选中学课本并成为考试题。出版了散文集《峭壁上的芭蕾》。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