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徐无闻艺术研究》(序一)

更新时间:2025-09-19 11:10  浏览量:2

作者丨黄惇(2025年3月于金陵风来堂)

徐无闻先生是我敬仰的学者和书法篆刻艺术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有幸与先生相识,书信往来成往年之交,因皆为西泠印社中人,故先生谦逊地称我为社兄,我则始终尊先生为前辈。先生故后,本世纪初,他门下的多位硕士研究生从重庆,宁波,贵阳等地相聚南京艺术学院,继续从我攻读博士学位。受过徐先生的熏陶和教诲,这些同学都基础扎实,睿智好学,而邱世鸿(丘若)便是其中的一位。

近年来,作为曾随徐无闻先生学习最久的丘若君,搜集了大量资料,结合自己平时的研究成果,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思考,完成了《徐无闻艺术研究》一书,告慰已故30余年的恩师,惠泽艺林。徐无闻先生一生勤勉,成就多样,此书侧重其艺术研究,兼及其学术、教育方面的成就,是第一本系统研究徐无闻先生艺术成就的专著。

徐无闻先生家学渊源,青少年时期曾拜师周菊吾、易均室、方介堪等先生,广泛请教于潘伯鹰、沈尹默、周汝昌、郭绍虞、启功、沙孟海等先生,有着“早熟”的特点。在担任西南师范大学古典文学系主任时,因在文学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使他成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与此同时先生于诗词、书法、篆刻、绘画皆日课不輟,勇猛精进。“文革”时期他遭到批斗,这在《吴宓日记》中记录甚多。这样经历,并未泯灭先生的志向。此后他曾僻居忠县四年,披沙拣金,发奋图强,校勘《说文解字》七遍,以日课手抄甲骨文,于古文字研究用功甚勤,为后来的古文字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至能担任当代巨著《汉语大字典》字形组组长。先生兼具学者风范、诗人气质和艺术家的性情,在多年的积累中,使他在不同的研究领域成就卓著,并双向担任唐宋文学和书法篆刻两个硕士点的导师,这在同时代的教授中甚为少见。然同时,繁重的教学和研究,也使徐先生一生都在“忙碌”,此见于与方介堪先生的数十封书札中。徐先生的早逝,是教育界和书坛印苑的损失,也是巴蜀文化的损失。哲人其萎,功业长存,更值得后学者去研究,去学习!

丘若在此书的撰写中,分为三篇:上篇为先生书法篆刻研究专题,以突现先生书法篆刻的艺术成就;中篇为徐先生的诗词、绘画、手札、题跋等的研究,此为徐先生综合修养之体现;下篇是徐先生的书学思想、教育思想等研究,这是徐先生的理论升华。书后所附先生一生之大事记、诗词文献、著作目录、年表等。尤其是年表,因有着更为宏阔的视野,所以也更具有文献价值,在收集材料方面,较四川美术出版社《二十世纪四川书法名家研究丛书—徐无闻》更为详细,由如一个艺术家历史的缩影。作者之研究在注重全面的同时,又注意对细节的探究,使徐先生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文中的图片,既注意选择先生作品集的优秀图片,也注意从当代藏家藏品中搜集新的作品。尤其是先生的手札,作为通信的载体,保存了许多鲜活的的内容,为研究先生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近年来,文物出版社、中华书局等为徐无闻先生出版了众多著作,如《与古为新——蜀中四家收藏徐无闻作品集》《徐无闻藏金石集拓》《兰亭序集联》《寰宇贞石图校理》等,无疑,这也为此书的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料。

弟子宏扬先生的艺术、学术,道德,使文脉沿续,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作为弟子的丘若君,在先生故后,广为收集资料,以勤勉与虔诚之心研究先生的艺术和学术思想,站在21世纪的高度重新评价徐先生,正是这种生生不息优良传统的体现。而其能够持论公允,实事求是,最为难得。书中总结为“徐无闻精神”,正是我们需要发扬光大的。这种精神不仅当下需要,而且未来需要,因为这种精神是永存的。

写到这里,我信读者在读完此书后,会与我有同样的感受,望之俨然,即之亦温。徐无闻先生,正是我们需要的“时代名师”!

黄惇:1947年出生于江苏太仓,祖籍扬州。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书法史·元明卷》《中国古代印论史》《中国书法全集·董其昌卷》《中国书法全集·金农郑燮卷》(合作)《中国书法全集·赵孟頫卷》《风来堂文集·黄惇书法文选》《笔墨杂缀》等。主编《中国历代印风系列丛书》21卷(总主编),亲撰《元代印风》《明代印风》《明清瓷器押印印风》。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理事。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