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苏富比2024年亏2.48亿!艺术拍卖寒冬下巨头怎么破?

更新时间:2025-09-17 19:19  浏览量:2

艺术拍卖巨头遭遇市场寒冬

刚看到苏富比去年的财报,我属实吃了一惊,2024年亏损直接飙到2.48亿美元,比2023年的1.06亿翻了一倍还多。

要知道这可是全球排得上号的艺术拍卖巨头,手里攥着不少珍奇字画、古董珠宝,怎么就亏得这么厉害?

再往下看更揪心,主营的拍卖佣金和手续费收入也掉了,从之前的数往下滑到8.13亿美元,这波“寒冬”来得是真猛。

苏富比的财务难题与人事窟窿

苏富比这收入下滑,说穿了就是拍品卖不动、佣金赚得少,我去查了下它去年的重要拍场,比如纽约当代艺术专场,成交总额比之前少了不少。

连带着佣金率也从15%降到13.5%。本来以为艺术品是“硬通货”,没想到经济一不稳,连有钱的藏家都开始缩手。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人事支出,2024年苏富比只少了24个员工,最后遣散费却花了2920万美元,2023年才花1140万。

后来才知道,走的不是普通员工,是前全球当代艺术部门主管艾米丽·费恩、前亚洲区主席魏蔚这种大佬级人物。

这些人深耕行业十几年,手里握着顶级藏家资源,他们一走,不仅遣散费花得多,后续拍品委托可能都受影响。

本来想靠减员降成本,结果反而陷入“花了钱还丢了资源”的怪圈,这操作确实有点迷。

全球艺术市场都在“过冬”

苏富比的麻烦,其实不是它一家的事,整个艺术市场去年都不好过,之前看《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艺术市场报告》。

2023年全球艺术品销售额就降了,尤其是那些单价超1000万美元的高端货,卖得特别难。

佳士得作为苏富比的老对手,去年日子也不好过,全球销售额降了不少,高端拍品流拍的比例也从12%升到20%。

为啥会这样?说起来还是大环境闹的,去年美联储利率一直居高不下,手里有现金才踏实,谁还敢把大笔钱砸在艺术品上?

而且地缘政治也不安稳,欧洲到美国的艺术品运输量都少了快三成,跨境交易麻烦得很。

艺术品这东西不像柴米油盐,经济一不确定,大家首先砍的就是这种“非刚需”支出,苏富比刚好撞在这波趋势上。

转型想破局,咋就这么难?

老板德拉希2019年花37亿英镑把它私有化,2024年又拉来阿布扎比的ADQ基金,拿了10亿美元,还让对方占了24%的股份,想靠中东市场破局。

ADQ之前投过阿布扎比卢浮宫,按理说能帮苏富比打开中东藏家市场,可问题是,德拉希的战略总在变。

前几年还让苏富比搞艺术品贷款,规模从2亿扩到8亿,去年又把这业务收缩了,转头扑中东,如此看来,资源分散不说,团队也很难跟上节奏。

更关键的是,现在年轻藏家的喜好变了,35岁以下的藏家占比都升到35%了,七成多的人更愿意在网上买NFT、数字艺术,对传统拍卖行没那么依赖。

苏富比2021年其实搞过NFT拍卖,Beeple的作品还拍了6900万美元,本来以为能抓住这波风口,结果2024年数字艺术收入只占总营收的3%。

连佳士得的5%都没到,更别说跟SuperRare这种新兴平台比了,很显然,传统巨头想转身,还是慢了点。

苏富比这波亏损,看着是它自己的问题,其实是整个传统艺术拍卖行业的缩影,高端市场依赖太深、新兴领域跟不上、战略又不连贯。

这些毛病在市场好的时候不明显,一遇寒冬就全暴露了,未来想回暖,短期得把中东市场的机会抓住,同时把成本控制好。

长期来看,还得好好琢磨年轻藏家的需求,别再抱着老一套不放,毕竟市场不会等谁,不管是百年巨头还是新兴平台,能跟上趋势才活得下去。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