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天玉宇——沉浸式中国藻井数字艺术展开启
更新时间:2025-09-19 15:49 浏览量:1
“穹天玉宇——沉浸式中国藻井数字艺术展”,已在惠多港购物中心开启一段“从仰望到走入”的沉浸之旅。展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之纲教授总策划,自9月18日起至9月24日向公众免费开放。
走进展厅,六面环绕的LED屏幕构成CAVE沉浸式空间,天花板方形屏幕与藻井位置严丝合缝;高精度扫描重建、裸眼3D与三维特效将结构、色彩与意象立体展开——“龙凤腾云”从头顶掠过,“银河天宫”在目光所及处徐徐铺展,你会发现,古人以木作之巧与色彩之华,构筑了一个可供世界停驻的“天”。
如果你想知道藻井为何常与礼制、宇宙观相关,内容设计会给出答案:从起源、构造、功能到演化脉络,清晰的内容层级与可视化叙事让传统知识变得“看得懂、记得住”。如果你好奇它如何“被再造”,项目也准备了新的路径——团队通过建筑三维点云与可视化重建,建立了藻井数字资产数据库,为后续学术研究、课程教学与国际展陈提供标准化素材。你甚至能在音乐可视化、地理位置可视化、分形与万花筒等模块中,看到传统纹样如何“自我生成”,变成当代视觉语言。
“穹天玉宇”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一场跨越古今的文化体验。展览期间还将陆续举办四场大师公开课,邀请数字艺术、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学者与创作者与观众面对面交流。9月24日(星期三)13:30—17:30,“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与创新发展学术论坛”也将在展览现场举行,论坛主题围绕数字化保存、跨界设计与国际传播,届时将邀请多所高校及文博机构代表,共同探讨“让文化既走得远,也留得下”的创新路径。
如果你错过了上一站,“穹天玉宇”的足迹其实一直在城市的文化地图上:北京汽车博物馆、首都博物馆、2024服贸会首钢园区、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甚至在深圳文博会……它用可迁移的沉浸式方案串联起公共文化空间;你会发现,这不是“把文物搬到屏幕上”,而是“用屏幕让文化复位于生活”。
当你从展厅走出,或许会忍不住再次回望那片光影的“井口”。它提示我们:传统并非远去,传统只是在等待一次合适的对话方式。这个秋天,不妨来一场“仰望式”的交流。国古建筑中极具象征意义的装饰构件,凝聚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与丰富的文化寓意。莲花纹象征高洁,团花纹寓意团圆,龙凤图案则彰显皇家威仪。此次展览以数字化技术为媒介,让这些传统意象在当代空间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观众不仅可以欣赏藻井的精美纹样,更能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古人与宇宙对话的浪漫想象。抬头仰望,仿佛置身璀璨星河,与腾龙翔凤擦肩而过,在虚实交错间展开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