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剧场矩阵”织密“艺术网”,赋能城市文化软实力
更新时间:2025-09-19 20:18 浏览量:1
全文1435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前不久,中国演出行业协会
联合灯塔研究院发布
《2025年上半年剧场热门项目和消费趋势洞察》
西安跻身上半年剧场票房TOP10
⬇️
优秀的 票房离不开剧场发力
在曲江不仅有声、光设计
精细入微的专业剧场
还有数字科技赋能的沉浸式剧场
让观众既能融于演出
又能享受舒适的观演体验
⬇️
剧场遍地开花
文化服务不断“造血”
名家名团纷至沓来,精品佳作、惠民演出轮番上阵。在曲江,各家剧场一直以来都在密集提供高品质、多元化的文艺演出,涵盖戏曲、歌舞、儿童剧、杂技等艺术门类。
剧场丰富供给,观众热情满满。位于大唐不夜城的陕西大剧院与西安音乐厅,话剧、歌剧和交响乐等演出,一场接着一场。诸多“脍炙人口”的剧目,不仅丰富着本地人的业余生活选择,也吸引了外地观众,“排档紧张、场场爆满”已成为常态。
在西演SPACE的各类新型“小剧场”演艺空间,从摇滚乐、古典乐到脱口秀、乐迷沙龙,多种演出令人目不暇接,不少年轻观众,成为小剧场的常客。
易俗社文化街区内的戏台、西安易俗大剧院内,各种经典剧目将秦腔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 曲江新区在推动区域内 剧场高效利用和服务效能提升上下足功夫,结合文化场馆运营,加大文艺精品巡演力度,通过“好戏、好展、好活动”增强了文化供给,扩大了文化消费,实现资源运营价值的“相互赋能”。
为了更好利用剧场空间,易俗大剧院、西安音乐厅、开元大剧院等剧场、剧院,各具特色的“戏曲妆造体验”“公开彩排”“音乐会前导赏”活动纷纷上线,让人目不暇接。
数字科技赋能
“沉浸式”剧场受追捧
观众的行为喜好和消费习惯对剧场经济产生深刻影响,推动行业加速向个性化、体验化和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
曲江新区加强科技赋能,提升沉浸式体验与数字基建水平。打造“亚洲最大飞行剧院”——曲江飞行剧院, 这个融合文化与科 技的恢弘建筑内,球形巨幕、裸眼3D,4轴动作平台、全感官模拟系统……各类“硬实力 ”将创造出超沉浸式飞行体验。据悉,曲江飞行剧院 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说到沉浸式剧场,“ 长安十二时辰 ”必上榜。 仿唐市井街道、唐风乐舞、行走在其中身着唐朝服饰的人们……实景空间的建构首先打破了人们走马观花的“局外人”身份,“看官”“游客”“观众”统统成为空间的一部分,“沉浸之旅”便由此开始。
坐落在大唐不夜城新华读书阁的《唐朝诡事录·西行》国潮沉浸剧场同样火爆,以《唐朝诡事录》影视IP为蓝本,以“沉浸剧场”为卖点,该国潮剧场的“组合牌”十分迅速地捕捉了人们的注意力。再有骑乘装备、VR技术和全感系统的加持,大唐盛世的“沉浸体验”就这样引爆了口碑。
从文化体验到城市品质,再从文化消费到产业生态,曲江新区剧场遍地开花与繁荣发展,绝非偶然。它是对市民日益增长的高品质文化需求的精准回应,是曲江新区深耕文化土壤、优化城市功能、提升生活品质的生动实践。
未来的曲江,将不断丰富文化服务的覆盖面,涵养更有特色、更具生命力的文化供给生态,为剧场空间“毛细血管”不断“造血”,成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润物无声”的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