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开幕 | “粤港澳大湾区当代艺术展”开幕式在广东美术馆新馆举行

更新时间:2025-09-19 20:07  浏览量:1

2025年9月17日,“粤港澳大湾区当代艺术展”在广东美术馆新馆开幕。本次展览是广东美术馆首次以 “粤港澳大湾区” 为区域性主题策划举办大型当代艺术展览,全方位展现湾区的历史文脉、艺术生态与未来愿景。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香港康文署署长陈咏雯,香港康文署文化发展助理署长区玉芳,澳门艺术博物馆代馆长唐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交流处处长程薇,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调研员庞力,广东美术馆副馆长胡锐韬,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馆长陈晓阳,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樊林,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原,参展艺术家又一山人、洪强、郭达麟、谭达强、车建全、陈侗、陈庆、陈锐城、戴耘、黄一山、林于思、刘庆元、刘子建、孙大棠、丘、王小燕、魏青吉、周力、周湧等。

嘉宾致辞

在开幕式上,广东美术馆副馆长胡锐韬,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香港艺术家代表又一山人,广东艺术家代表周力先后致辞。

开幕式现场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委托副馆长胡锐韬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展览是对湾区艺术家创作面貌的集中呈现,通过艺术对话凝聚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回应三地文化的交汇与协同、个体经验与时代语境的映照与共鸣。同时,也期待着粤港澳大湾区在多元融合中不断创造新的文化价值和可能性,成为全球当代艺术与文化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在致辞中表示,粤港澳三地艺术家们的创作是各具特色,又彼此呼应。广东艺术家扎根本土,以敏锐的洞察探索在地经验;香港艺术家立足国际,以多元语境展现批判张力;澳门艺术家融汇中西,以独特语言连接历史与未来。这些作品共同钩织出一幅多元共生、充满活力的湾区文化图景。

开幕式现场

香港艺术家代表在讲话中表示,本次展览为在粤港澳三个很相近的地域生活的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相互交流、相互观摩和相互学习的机会。即使大家有和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也能在这次展览中,通过历史和当代的对话、对美学的追求和探索以及人文精神对当代社会的回应等方面来进行艺术的表达。

广东艺术家代表周力在讲话中表示,本次“粤港澳大湾区当代艺术展”不仅是一次湾区的联动,也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会,相信此次联动不仅能带来精神与文化的活力,更希望能为岭南文化在新时代揭开新的篇章。

嘉宾合影

三大板块×特别单元

探讨区域历史文脉、生态感知与社会关系

第一板块

潮汐洄流:文脉溯源与当代表达

展览现场

“地缘相连、文化同源”构成了大湾区城市间的独有特质。在近现代历史、改革开放、全球化浪潮等不同的时代变化中,粤、港、澳三地的文化纽带从未断裂,在多重时空的碰撞与叠影下成为文化共同体。本板块聚焦于湾区间的文脉溯源,并通过当代语言表达重新展开对文化历史的回望与深思。展出作品既有在当下语境中对历史叙事的叩问,亦有在现代视角下对文化生成的解读。无论是通过水墨语言的当代表达延续文化脉络,还是通过重构地方历史追溯文化记忆,艺术家在传统与当代的交织中把视觉创造与文化地理学、历史学、图像学的研究相结合,在持续的探索中构建这一地缘视野下的文化景观。

展览现场

第二板块

山河共声:科技凝视下的生态关怀

展览现场

以水体延展形成的湿地、沙洲和江湾等自然单元,共同塑造了大湾区所处的独特的生态基因。艺术家以此为原点,串联起三角洲与港澳的共同记忆,将珠江地带的潮汐节律、亚热带季风下的生态嬗变、气候危机中的温度觉知转化为视觉语言,追问生命本源与宇宙秩序。本板块以超越人类中心的视角,重构人与自然宇宙的深层对话。展出作品既呈现山海经式的原始神秘主义,亦融入雷达感应等科技凝视,形成科技哲学与生态诗学的双重张力。多元化动态装置和沉浸式影像打破了山水观看的传统范式,邀请观众重新感知大湾区的自然脉动。自然从未远离,它始终以物质与能量的循环,诉说着比人类文明更古老的永恒。

展览现场

第三板块

水域交织:社会关系中的自我镜像

展览现场

在当代艺术的场域中,艺术家始终以敏锐的批判性视角,成为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度关注者与阐释者。在大湾区的艺术实践中,这种观察与思考显得更为突出。他们穿透都市喧嚣的表象,尝试去窥见人类在社会语境下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图景,通过多元化媒介的实践、互动性场域的构建,探索人与社会的动态联结。无论是社会现象和城市空间的再现和反思,还是对身体隐喻、情感纽带等人类情感的觉知与表达,这些艺术实践不仅揭示了社会结构对个体的塑造,同时也为深入探讨人与社会的互动机制、精神世界构建了更多元的路径。在艺术搭建的对话空间里,人类之间相互的凝视、共情与协作,让艺术真正成为丈量人与社会关系的真实标尺。

展览现场

特别单元:

佐贝伊德之上

(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澳门馆作品)

展览现场

“佐贝伊德之上”系列是艺术家黄颖祥为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澳门馆创作的,其中包含《佐贝伊德之上》和《佐贝伊德之上——异客》两件作品。艺术家黄颖祥将他对当下世界的观察投射到他几年前开始创作的虚拟世界当中,暗示着我们这个时代不断缩小的物质和精神栖息地。作品呈现了一片已然荒废的人类栖居地,而一群变异的食草动物不知何时已经成为此地的主人。当观众闯入这个虚构世界,人与动物的主与客身份发生转变。现场架设的摄像头使得观众也成为作品的一部分,现实和虚构的界限被模糊,外人和原住民也难以分清。

而《徘徊于蛮邦》是黄颖祥自2018年开始创作以变异的食草动物为主题的最新系列微喷印画。呈现了变异动物们生活的虚构世界,邀请观众们像游客一样近距离探索这片荒野。

展览现场

展览信息

粤港澳大湾区当代艺术展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of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展期:2025年8月29日至10月31日

地点:广东美术馆新馆3楼 9/10/11号厅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指导单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广东美术馆

协办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

广东美术馆新馆

GDMoA BAIETAN Venue

Scan the QR code to make an appointment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Opening hours: 9:00-17:00 from Tuesday to Sunday, No admission after 16:30. Closed on Mondays (Excluding public vacation and exceptional situations)

Address: BAIETAN Venue: 19 BAIETAN South Road, Liwan District , Guangzhou, Guangdong

New Media Platform of GDMoA

审定 / 涂晓庞

审校 / 曾睿洁

摄影 / 李伟杰 杜悦儿

编辑 / 刘丹妮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