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新时代青年美术评论人才培训》项目课程纪实 | 张敢:短暂与永恒——反思艺术与科技的关系

更新时间:2025-09-19 23:22  浏览量:1

讲座现场

8月19日,清华大学教授张敢以“短暂与永恒——反思艺术与科技的关系”为题,为“新时代青年美术评论人才培训”项目学员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活泼且主题深刻的精彩讲座。其间,他以丰富详实的近现代及当代艺术史案例作为佐证,从艺术的“短暂”与“永恒”两个不同侧面回应了艺术与科技的关系,最终指出,艺术家就是要坚持以美的形式呈现艺术思考,这才是艺术唯一存在的价值,更是其永恒不变的主题。

授课老师与学员合影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张敢结合当下活跃的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活动明确表示,当艺术面对科学时,既不能轻视它,也不要排斥它,更不要过于迷信。张敢结合人工智能生成作品《太空歌剧院》进行了细致分析。他认为,在这样一幅作品的生成过程中,作者的审美能力仍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评委也做出了基于美术史的判断。人工智能在今天虽然已经成为一个有效的工具,但主导它的依然是人。

张敢引用了波德莱尔在《现代生活的画家》中的一段论述:“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所谓“永恒的、不变的”,即一件作品,一定拥有其属于时代的一面,但更要具备亘古不变的支撑性内涵。在张敢看来,作品就是由线条、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所组成的艺术的形式。观者之所以能够欣赏如《蒙娜丽莎》这样的艺术作品,就是因为其永恒不变的形式美因素在发挥作用,但其所属的时代意义已不重要了。对于今天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而言,人们更应该坚守艺术“永恒不变的”那一部分。

张敢进一步表示,艺术关乎人最本真的天性,与人的生命和生活密切相关。同时要警惕哲学对艺术的入侵,所谓观念和概念都只是哲学家所思考的问题,而艺术就是要以美的形式来呈现和昭示思想的深度,这才是艺术中永恒不变的部分。

学员提问与分享现场

在最后的交流环节,学员提问:“如何看待不同年龄层次受众群体在审美趣味上存在的时代差异,是否可以视其为艺术审美本质性的变化?”张敢回答道:“我们感受的时代风尚的变化恰恰就是艺术中那些短暂的、易变的部分,而不是艺术本质上的审美规律发生了动摇。人工智能只是一个工具,对作品的评价最终还是要基于人的审美判断,而审美判断的标准一直以来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我们更没有必要被世界的快速变化所裹挟,真正需要思考的是艺术到底在这个世界中应该做些什么。”

摄影 | 刘科瑶制作 | 殷 铄、刘根源校对 | 安亚静初审 | 殷 铄复审 | 冯知军终审 | 陈 明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