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一书|原文精选:主动阅读的艺术
更新时间:2025-09-20 16:30 浏览量:1
一月一书
在现代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已成为我们获取知识、提升自我不可或缺的途径。然而,并非所有阅读都能带来同等的收获——真正的阅读高手,懂得如何主动透视文字表象,直抵思想核心,从而真正“掌握一本书的骨架”。
01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你眼前,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02
阅读艺术下个定义:这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借任何外助,以一已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你的头脑会从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理解。而会产生这种结果的运作技巧,就是由许多不同活动所组成合成的阅读艺术。
03
事实上,任何一本书能增进理解或增加资讯时,也就同时有了消遣的效果。就像一本能够增进我们理解力的书,也可以纯粹只读其中所包含的资讯一样。
04
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第一种的无知是连字母都没学过,当然无法阅读。第二种却是读错了许多书。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伯称这种人是书呆子。
05
自我发现的学习方式就是没有老师指导的方式,而被引导的学习就是要旁人的帮助。不论是哪一种方式,只有真正学习到的人才是主动的学习者。因此,如果说自我发现的学习是主动的,指导性的学习是被动的,很可能会造成谬误。其实,任何学习都不该没有活力,就像任何阅读都不该死气沉沉。
06
既然阅读有主动,被动之对比,那么我们的目标就是:第一提醒读者,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这个读者比另一个读者更主动一些,他在阅读世界里面的探索能力就更强一些,收获更多一些,因而也更高明一些。读者对他自己,以及自己面前的书籍,要求的越多,获得的就越多。
07
阅读,就像是非辅助型的自我发现学习,是跟着一位缺席的老师在学习。只有我们知道如何去读时,我们才可能真正读懂。
08
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弗兰西斯.培根
一月一书
馆藏索书号: G792/038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