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镂绘,京彩同行”艺术展今日在北京启幕
更新时间:2025-09-20 18:26 浏览量:1
当西方工业美学的精密线条,邂逅东方上古文明的瑰丽想象,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便有了序章。
9月20日,北京博瑞翔驰奔驰中心迎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奔驰镂绘,京彩同行”品牌联名展览。当梅赛德斯-奔驰的精密工业线条,与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的瑰丽想象相遇,一场源远流长的东西方文明对话,于此展开全新序章。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本次展览正是人文与科技、传统与现代的一次深度“化成”之举。它以奔驰汽车为体,以镂绘艺术为魂,借“传统焕新”之笔,勾勒出一幅兼具视觉震撼与文化深度的时空画卷,向每一位观众展开一场工业与神话、理性与想象并存的沉浸之旅。
王然
经理王龙山
展览的核心,源于中国艺术剪纸协会会长、镂绘艺术流派创始人卢雪女士四十余年艺术生涯的深厚积淀。正如《庄子》所说“技进乎道”,卢雪女士以镂绘为钥,启《山海经》千年奥秘,从神兽、草木到山海万象,无一不灌注着对上古文明的敬畏与深情。其中,尤以神兽“邹吾”与奔驰的跨界共创最为瞩目。
卢雪
“邹吾”,载于《山海经》,乃象征祥瑞、能日行千里的仁兽。其“迅捷而行”的特质,正与奔驰传承百年的速度基因不谋而合;其仁瑞祥和的寓意,亦与奔驰所倡导的优雅与尊贵相呼应。卢雪女士巧妙融邹吾神韵于车身设计之中,令其自古籍奔腾而出——车身流转的线条如邹吾矫健之姿,色彩墨染间传递着远古的温度与灵性。这不仅是艺术与工业的联姻,更是“道器合一”的中国哲学在当代的生动实践。
袁勇
胡斌
郭强
悄然呼应这份古今交融的,是中关村一小学生们清朗婉转的朗诵声。一阙苏轼《水调歌头》以中英双语徐徐道来,既以母语传承着中华经典的血脉,又以世界语言传递东方哲思的深邃。孩子们纯净的嗓音,仿佛跨越千年的文脉清流,为这场奔驰与镂绘的对话注入新的文化意蕴——讲述中国故事,并非宏大声张,而恰似这般如水浸润、以文化人。
田宜诺、王美懿小朋友
此番艺术与工业的相遇,超越了简单的技术合作,更成为中西文明互鉴的友谊见证。中国镂绘艺术以柔克刚、以虚写实的东方美学,与德国工业设计精益求精、理性严谨的西方精神,在这场展览中实现了完美融合。正如《礼记》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种跨越文化与地域的合作,彰显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大国风范与促进文明交流的智慧。它向世界表明:真正的文明互鉴,不是孰高孰低的较量,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共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番跨界,已远超一场艺术展览的范畴,成为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典范之作。奔驰,代表着西方工业文明的顶尖技艺与理性精神;而镂绘《山海经》则是东方灵性文明与神话思维的鲜活载体。两者相遇,既打破领域之界,也融汇文化之域——既为“古艺新生”开辟路径,证明典籍神话仍可与现代生活共鸣;也为国际品牌融入中国文化语境提供了深度范本。
对于与会嘉宾及奔驰新老客户而言,本次活动更是一场以文化为名的诚意之约。它不仅提供了一场美学的盛宴,更搭建了一个感知文化源流的平台,让人徜徉于工业设计的精密与神话想象的浩瀚之间,亲身感受“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互鉴之光。
正所谓“礼之用,和为贵”。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奔驰品牌对中国镂绘艺术深邃智慧的深刻理解与鼎力支持,更见证了西方工业文明与东方美学精神的高度共鸣。它以令人惊叹的方式,让源自《山海经》的古老神话通过当代镂绘艺术重焕新生,使车身成为流淌着东方气韵的移动艺术。它向我们深刻启示:真正的奢华,不仅在于机械的精密与速度的激情,更在于如镂绘艺术,承载着民族集体记忆与哲学思考的匠心传承,以及那种超越时代、直抵灵魂的美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