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话剧《向阳理发馆》:京味喜剧笑谈新旧潮流变迁

更新时间:2025-09-21 07:47  浏览量:1

螺蛳壳里做道场,一间小小的理发店如何折射时代的变迁?9月18日至21日,北京电影学院原创现实主义话剧《向阳理发馆》在北京喜剧院热演,如同一台时光放映机,把观众带回到上世纪80年代的胡同里。一句句清脆的“京片子”,一连串爆笑不断的桥段,勾勒出一幅生动鲜活的市井风情画,更通过一家三代传承的老理发馆,折射出大时代背景下观念的更迭与情感的绵延。

《向阳理发馆》的故事围绕杨师傅家的“向阳理发馆”展开。改革开放初期,杨师傅的儿子杨从文从广东归来,一心想要打破传统,引入时髦的烫染技术,开一间新式发廊。守旧的父亲不以为然,坚持“剃头刮脸”的老手艺,不肯让步。于是,父子俩摆起“擂台”,让这间小小的理发馆热闹不断,两代人观念的碰撞与交融也跃然舞台之上,用台词里的话说,在这理发馆里,“三岔口遇上了霹雳舞”。更有趣的是,杨从文的爷爷奶奶也被拉出来“站队”,奶奶终于被烫成的时髦“爆炸头”,不仅是亲情的温暖注脚,更是新旧潮流变化最直观的象征。

剧照。北京电影学院供图

《向阳理发馆》以喜剧为骨架架构全篇,它的笑点并不刻意,也不低俗,而是扎根生活,仿佛从语言中生长出来。全剧依托北京方言独有的节奏和韵味,演员们一口地道的“京片子”,好似把观众直接拉进胡同深处,听老街坊唠家常。家常话中,有老北京人对手艺的敬畏,有处世的松弛,也有人物特有的“油滑”与乖觉,让人会心一笑又回味良久。

剧照。北京电影学院供图

剧中还融入了不少时代元素:喇叭裤、迪斯科、搪瓷缸、大哥大。而喝豆汁、侃大山等接地气的场景,则拼出一幅充满烟火气的北京生活图景。正是这些真实而细腻的笔触,让不同年龄的观众都能从中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阵容强大,20余位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师与毕业生同台演出,功底扎实,配合默契。如果说如此庞大的阵容有什么遗憾,那只能是不易组织巡演,或许,《向阳理发馆》未来能有轻量化版本的演出,能够定期在北京演出或走出首都,让这部优秀的京味儿作品走得更远,被更多人看见,也给更多观众带去京味喜剧的笑声与温度。

记者:韩轩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