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舆见|艺术之名不可成为生态破坏的遮羞布

更新时间:2025-09-21 22:19  浏览量:1

青藏高原上,一条3000米的“升龙”在烟花爆破中腾空而起,却可能成为生态安全屏障上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痕。

烟花易冷,生态难复

日前,艺术家蔡国强与始祖鸟品牌合作,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海拔约5500米)燃放艺术烟花。通过火药爆破在山脊点燃了三幕烟花,形成了所谓的“升龙”动态景观。这场表演很快在网络上传播并引发广泛争议。尽管主办方宣称活动经过“科学评估”和“严格指导”,使用的是“生物可降解环保材料”,但大量网友仍表示质疑。面对汹涌舆论,主办方不得不删除活动宣传视频。

评估好现实环保与科学实验的距离

主办方始祖鸟声称,活动使用的彩色粉为生物可降解材料,曾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通过成分与烟雾检测,并符合国际奥委会及多国燃放标准。

然而,低海拔地区的烟雾测试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高原环境。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华旦才让指出,需要系统地从燃放前、过程中到之后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即使彩色粉是生物可降解材料,在高原低温、低氧环境中,其降解时间尚需进一步验证。燃料中的化学物质可能侵入土壤和水源,长期危害当地生态系统。烟花爆炸也可能导致冻土和高寒草甸土壤松动,影响植被生长。而主办方所谓用盐砖引导动物离开的方法被专家认为并不科学,可能会引起动物的情绪不安。

厘清商业艺术与生态的边界

艺术家追求创意,品牌方瞄准营销,本无可厚非。但任何艺术创作和商业活动都不能凌驾于环境保护之上。

青藏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特殊的地域环境孕育了独特的生物群落,集中分布着许多特有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在这片脆弱而宝贵的生态系统面前,任何“可能无害”的假设都可能是一次不负责任的冒险。

生态保护不能只靠涉事方自说自话,公众的质疑理应得到更具说服力的解释。在生态保护面前,任何商业活动和艺术创作都应经得起全方位的审视。缺乏科学评估和公众监督的艺术创作和商业活动,即使打着“环保”的旗号,也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商业艺术活动须尊重生态

对于在生态脆弱地区进行的任何活动,都应该进行独立、科学、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最重要的是,必须明确艺术不能成为破坏生态的挡箭牌,商业不能凌驾于环境保护之上。任何可能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都应被严格禁止。

调查组已经赶赴现场,网民们期待着公正、公开、科学的调查结果。若存在违规行为,必须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让破坏生态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烟花易冷,山河长青。我们追求的应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非满足于一时之快的商业炒作。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