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笔墨铸军魂丹心写春秋军旅书法家李成栋的艺术之旅

更新时间:2025-09-22 14:15  浏览量:1

笔墨铸军魂丹心写春秋军旅书法家李成栋的艺术之旅

文:胡延恒

每一位艺术家的创作都深植于其生长的土壤与人生的经历。对李成栋而言,黄土高原的厚重与军旅生涯的磨砺,共同构成了他艺术生命的坚实底座。

源起黄土艺术种子的萌发

李成栋出生于黄土高坡,这片土地以其雄浑、苍茫与坚韧的品格,滋养了中华文明的根脉。正如文化研究所指出的,陕北等地的黄土文化底蕴深厚,塑造了当地人民朴实而顽强的精神世界。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李成栋自幼便对书法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份热爱,被叔父书写的一副对联点燃并照亮至今:“勺水渐积成沧海,拳石平移做泰山。”

这句励志名言,不仅是童年记忆中的一抹亮色,更成为贯穿他一生的座右铭。它告诉他,无论是做人还是治学,伟大的成就都源于微小而持续的积累。这颗艺术的种子,在黄土地的滋养下,悄然萌发,等待着大雨的洗礼与阳光的照耀。

戎马生涯笔墨中的金戈铁马

1983年,李成栋应征入伍,开启了数十载的军旅生涯。军队是一个熔炉,锤炼人的意志,塑造人的品格。这段经历为他的书法注入了与众不同的“精气神”。军旅书法家往往将部队的纪律与精神融入艺术创作,形成了“以笔为枪、 以墨为魂”的独特追求。他们的作品普遍呈现出一种浑雄刚健豪迈壮烈的阳刚之美。

从普通士兵到大校警衔,军旅生涯的严明纪律、 团队精神与家国情怀,深刻地影响了他的笔法。李成栋老师的书法,于点画之间可见军人的果敢与坚毅,于结体布局中可见阵列的严整与气势。笔下的线条不再仅仅是墨的痕迹,更是意志的延伸,仿佛蕴含着金戈铁马的雄壮与气吞山河的豪情。

学养兼修,墨韵新篇

如果说军旅生涯赋予了李成栋书法以“骨”,那么持续的学习与跨界的工作经历则为其艺术增添了“肉”与“神”,使其愈发丰满与深刻。

从军营到学府知识的沉淀

转业之后,李成栋并未停下求知的脚步。他拥有研究生学历,并曾作为访问学者在北京大学深造。从军营到中国最高学府,这一转变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在北大,他得以系统地接触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顶尖学者交流切磋。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书法艺术的精进,绝非单纯的技巧训练。正如许多书法家感悟的那样,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难以领悟书法的真谛,最终只能沦为“写字匠”。

学术的滋养,让他的书法超越了军旅书风的单一刚猛,融入了更多文人气息的儒雅与内敛。他对传统的理解不再停留于表面,而是深入到哲学、美学与历史的层面,为他的创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思想活水。

从法理到艺理跨界融合的智慧

李成栋的另一重身份,是在中国人民检察院系统工作。法律追求的是公平、正义、逻辑与严谨,这看似与艺术的自由挥洒相去甚远,实则内在相通。法理的精髓在于平衡与秩序,而书法艺术同样讲究结体的均衡、章法的和谐与笔法的规范。在处理案件时所需的缜密思维与对正义的坚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艺术观。

在他的笔下,既有军人的刚正不阿,又有法者的严谨审慎。记得有幸获赠李成栋老师墨宝《军魂》,惊喜之余,更感厚重。李成栋老师的作品运笔如刀,力透纸背,字字如列阵之兵,凛然生威。墨色酣畅处,似见烽烟滚滚;笔锋转折时,犹闻金铁交鸣。“军”字挺拔如松,傲立天地;“魂”字气象磅礴,吞吐山河。整幅作品刚毅雄浑,将军人铁血丹心、忠勇报国的气节挥洒得淋漓尽致。我内心在想也许只有他这种经历的人才能写出雄浑大气之的作品吧!

“勺水”与“拳石”:持之以恒的艺术哲学

“勺水渐积成沧海,拳石平移做泰山。”这句伴随他成长的格言,最终升华为他的人生哲学与艺术信仰。从黄土高坡的少年,到军中大校,再到国家检察官与北大访学学者,李成栋的人生正是对这句格言的生动演绎。他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不断积累;在艺术道路上,他数十年如一日,临池不辍。正是这种“勺水”“拳石”般的精神,让他最终在书法艺术领域积水成海、垒石成山。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李成栋先生的艺术之旅,是中国传统“文武双全”理想在当代社会的生动写照。有时候我和李成栋老师聊天,他总会说,“艺术与人生从来都不是割裂的,军旅是刚毅的、法学是严谨的、 学术是深邃的,多方面结合利用都可以化为笔下的养分”。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