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和现代转化”研讨会暨江苏省美学学会学术年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学院举行
更新时间:2025-09-22 14:45 浏览量:1
9月20日,江苏省美学学会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在南信大校园联合主办“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与现代转化”研讨会暨江苏省美学学会学术年会。本次会议旨在深入挖掘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价值,推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
江苏省社科联学会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及江苏省美学学会的有关领导与专家,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东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盐城师范学院、南京晓庄学院、山西大学、云南大学等四十多所省内外院校的师生八十余人出席本次会议。
开幕式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学院执行院长、教授沈义贞主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大梅,江苏省社科联学会部副主任陈朝斌,江苏省美学学会会长樊波先后致辞。朱大梅致辞指出,学校以大气科学引领多学科协同发展,艺术学院“艺科融合”成效卓著,并强调应深入挖掘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价值,以推动文化创新。陈朝斌高度评价了省美学学会与南信大艺术学院的会议组织工作,致敬学会四十年来的学术传承,并期待本次会议深化交流、推动美学创新发展。樊波则介绍了为会议印制的学术成果文集,预告了学会后续规划,并强调了会议聚焦“中华美学精神传承”的重要意义。
在大会主题发言环节,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张玉勤,南京大学教授、南京传媒学院副校长周安华,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原执行副院长、教授童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何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刘凯,东南大学博士张六逸分别就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和现代转化进行了深入探讨。发言内容涵盖了美学理论、艺术实践、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为推动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和现代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持。主题发言由江苏省美学学会副会长许建康教授主持。
午后,会议进入研讨环节。与会人员分为四个小组,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热烈讨论。各小组成员结合自身领域,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对新时代美学传承与现代转化的见解,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年会闭幕式由江苏省美学学会副会长赵国乾主持。周伟业教授、杨飞飞教授、史修永教授及赵国乾教授作为各研讨组的主持人,分别就本组的研讨情况进行了总结与汇报。周安华代表学会宣布了本次学术征文的表彰决定及获奖名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助理刘凯教授代表学院发言,就本院美学教育的总体规划与近期工作作了简要介绍,并表达了对江苏美学事业未来发展的坚定支持与美好展望。随后,江苏省美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国欢作会议总结,系统介绍了2025年学会已开展的各项工作,并对下一阶段的活动规划进行了说明。
最后,樊波会长上台宣布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学会将成立“学术委员会”与“诗书画院”两个内设机构,并邀请名誉会长萧平作会议总结发言。萧平深情回顾了江苏省美学学会四十余年来的发展历程,往事历历在目。他对本次盛会成功汇聚全省、辐射全国的美学力量深感欣慰,并展望未来,呼吁全体同仁承续传统、勇于创新,共同推动美学事业迈向新高度。
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不仅为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与现代转化注入了新视角、新动力,也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坚实支撑。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华美学在新时代能够更加贴近生活、焕发活力,展现出既深植传统又面向未来的独特风采。本次会议印制了文集,收录论文50余篇,近500页;电子文集收录文章近120篇,篇幅1100多页,集中呈现了丰富的学术成果。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特别感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学院的大力支持。该学院充分依托学校理工文交融的学术底蕴,聚焦科技与艺术的跨学科创新,致力于培养兼具人文素养与前沿视野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同时积极推动本土美学的当代阐释与创造性转化,并通过广泛的学术对话,为地方及行业的文化建设提供持续支持。江苏省美学学会期待未来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学院继续携手,共创更多精彩。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