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 推开艺术的门:从书籍里遇见美与灵感
更新时间:2025-09-22 15:41 浏览量:1
艺术类好书推荐
艺术是流淌在时光里的美,是凝固在作品中的思想 —— 它可能藏在画布的色彩晕染里,隐于雕塑的线条起伏中,或是蕴含在笔墨的浓淡转折间。我们常常被艺术的外在惊艳,却容易因不懂其背后的脉络、技法与精神内核而觉得遥远。而书籍,正是拉近我们与艺术距离的最佳纽带。它能带领我们穿越时空,触摸不同时代艺术的脉搏,理解创作背后的情感与思考;也能引导我们从浅层欣赏走向深度感知,学会读懂作品的语言,让艺术真正融入生活,成为滋养心灵、启发灵感的力量。接下来这份书单,无论你是艺术入门者还是爱好者,都能从中找到打开艺术世界的钥匙。
01.
《艺术的真谛》
/
(英)赫伯特·里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介:《艺术的真谛》是一部理论性的艺术史概论,侧重阐述古今中外不同时期和不同流派的艺术特点、价值与鉴赏方法。此书行文流畅,观点明确,言简意赅,可读性远超同类书籍。基于跨文化审美视野,本书作者对非洲原始艺术、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典艺术的分析评判,在专家和读者中享有广泛影响和较高声誉。对于从事或喜好艺术创作、艺术理论与艺术审美的读者而言,这是一部有助于登堂入室的普及读物,故此在国外发行甚广,在国内口碑甚佳。作者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1893-1968):英国诗人、艺术批评家和美学家,英国美学学会主席,1953年被授予爵士。
02.
《艺术中国十二讲》
/
陈敏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简介:本书是根据“艺术中国”课程所请的专家、学者的授课讲稿整理而成。共四个专题十二讲内容。四个专题分别是艺术经典与文化传承,社会变革与艺术创新,国际视野与文化强国,艺术素养与艺术成长。每个主题下又有若干相关主题,逐次展开,有点有面,实现了宏观视野与主题聚焦的融合。
03.
《有配方的西方艺术史》
/
龙念南
人民邮电出版社
简介:本书精选了西方美术史上影响深远、常见应知的16个时期和流派,用时间轴勾勒它们变迁背后的逻辑,从作品中提炼出简单易懂的“艺术配方”。
04.
《达达主义百年史》
/
(德)马丁·米特尔迈尔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简介:“达达主义”是什么?无论是让人动弹不得的戏装、诡异惊悚的妆容,还是无意义的音节诗、荒诞不羁的拼贴画,诞生于一战期间的这场古怪的先锋艺术运动,正是要以非理智、反逻辑的方式,挑战一切审美标准和政治权威。面对以理性自我标榜的战争机器,世纪之交的艺术家们看到了被炮火摧毁的身心、工业进步的阴影和旧道德的虚伪。犹如一声令人发笑又汗毛直竖的怪叫,达达主义划破了20世纪初欧洲信仰凋敝、文化旧秩序崩塌的压抑空气,甚至让今天的我们也不由得一个激灵。
05.
《艺术现象学的基本问题》
/
高宣扬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简介:艺术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Art)作为哲学和美学的分支,把艺术创作活动、艺术品、艺术家、艺术鉴赏及时代环境,连接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生命系统,探讨艺术创作的生命动力及其对人类“生活世界”的广泛影响。本书以生命、现象学、艺术为关键词,对艺术现象学的基本原理、逻辑框架、发展源流等进行了系统介绍。可作为对艺术哲学感兴趣的读者的学习用书。
06.
《数字化形态构成设计》
/
甄珍 李妍 主编
许士朋 副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简介:《数字化形态构成设计》主要介绍了设计构成的概念与形式的美学原理、形态构成的基本元素和造型要素、二维形态构成的形式与数字化呈现、三维形态构成的造型方法、设计程序与数字化表达等内容。全书紧跟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大纲要求和数字化设计发展动态进行编写整理,为贯彻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精神,课程思政元素以导言的形式呈现,并融入数字资源(可扫描书中相应二维码观看)。图文并茂,案例典型。
07.
《美术鉴赏与实践》
/
田筱源 毛根廷 白晓丽
中国纺织出版社
简介:本书选取中西方经典作品进行讲解,通过对中西方不同美术形式与发展演变进程的介绍,带领学生掌握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视觉审美的技能,从而提升美术素养。内容包括:基础篇、绘画篇、雕塑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