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绿色的火焰》研讨活动为昆明诗歌艺术节添彩

更新时间:2025-09-22 04:12  浏览量:1

云南网讯(记者 牟燕红)9月21日下午,作为“第四届昆明城市诗歌艺术节”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昆明作家协会组织的非虚构作品《绿色的火焰》研讨对谈在翠湖之滨云南解放纪念馆内举办。本次活动特邀云南省著名作家、《绿色的火焰》作者张庆国,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艺评论家蔡毅,昆明市评论家协会主席王海东三位嘉宾展开深度对话,围绕《绿色的火焰》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与文学价值进行了热烈探讨。

研讨对谈现场 供图

对谈中,张庆国首先分享了创作初衷与历程。他表示,《绿色的火焰》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作,以非虚构的笔法聚焦云南抗战历史中的个体命运与集体记忆,试图通过真实细节与宏大叙事相结合的方式,再现那段烽火岁月中的人性光辉与民族精神。作品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和平的反思。

张庆国作品《绿色的火焰》

蔡毅从历史性与文学性双重视角出发,高度肯定了《绿色的火焰》的史料价值与艺术感染力。他指出,张庆国以严谨的考据和饱含深情的笔触,将尘封的历史转化为可感可触的故事,既保留了非虚构作品的真实性,又赋予了其强烈的文学张力,体现了“以史为鉴、文以载道”的创作理念。

王海东则从地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角度切入,强调作品不仅填补了云南抗战叙事的部分空白,更通过地方性经验的书写,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血脉与文化认同。他认为,《绿色的火焰》是昆明文学“深植红土、面向全国”的典型代表,为区域性题材的全国化表达提供了成功范例。

张庆国作品《绿色的火焰》

三位嘉宾还就非虚构写作的伦理边界、历史书写的当代性、文学如何参与集体记忆建构等话题展开交锋与讨论。现场观众反响热烈,互动环节多位青年写作者与文学爱好者踊跃提问,探讨历史叙事与个人表达的平衡、创作中的情感克制与爆发等实践性问题。

据悉,本次对谈不仅深化了公众对《绿色的火焰》的理解,也进一步激发了昆明文学界对历史题材创作的关注与思考,为诗歌艺术节增添了厚重的历史底蕴与学术深度。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