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5个作品(团队)角逐第二十届群星奖
更新时间:2025-09-22 19:41 浏览量:2
群星奖是我国群众文化领域的政府最高奖项。日前,随着第二十届群星奖比赛临近,河北省入围终评的5个作品(团队)都在紧锣密鼓地排练中,这些作品聚焦当下热门话题,将群众生活日常和河北地域特色相结合,彰显浓浓燕赵底蕴的同时,更展现出了群众文艺的创新活力。
河北梆子小戏《你要是冷,就穿一件》:诠释“爱能相互照亮”的温情力量
《你要是冷,就穿一件》由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隆化县文化馆创排。作品以主人公修鞋匠云奶奶和爱占小便宜的钱赵利之间的矛盾为叙事主线,围绕500元失物的“归”与“留”展开一场关于价值观的激烈碰撞。
该作品在云奶奶的小鞋摊和挂衣架的现实空间中,构建起一个充满张力的道德空间,在方寸舞台上展开一场关于人性温度的深刻对话。云奶奶的一句“别人帮了我,我为啥不能帮帮别人”的质朴独白,既照见人性弱点,更诠释了“爱能相互照亮”的温情力量。剧中,衣架上“你要是冷,就穿一件”的牌子,不仅是一个实物道具,更成为全剧的精神图腾——它象征着一种超越功利计算的朴素伦理,一种基于人类最原始共情能力的道德回应。
河北梆子小戏《你要是冷,就穿一件》剧照
坠子小戏《摆拍》:以“家庭作业”引发观众对“花架子”的思考
一大早就起来收拾张罗的周大爷,喜滋滋地等着女儿和外孙来家里共享天伦之乐,等来的却是女儿和外孙为完成作业设计的各种无厘头摆拍。姥爷心疼外孙,愿意配合孩子“演出”,却越发觉得这种教育方式不对。家长做导演、孩子做主演、老人当配角……用摆拍完成的实践作业,能起到教育作用吗?坠子小戏《摆拍》的矛盾由此而来。该作品由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深泽县文化馆、石家庄市藁城区文化馆创作,以“家庭作业”引发观众对现实“花架子”的思考。
深泽坠子是全国稀有的地方剧种之一,由传统的坠子书形变而成,吸取了河南豫剧、河北梆子及山东吕剧等剧种的唱腔和板式结构,加入了高亢、激越、优美动听的京剧、评剧唱腔,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摆拍》曲调根据故事内容和形式加入了幽默、滑稽的变速声腔,演员在表演上充分运用戏曲元素,表演愈是滑稽幽默、令人捧腹,姥爷就愈像一个被牵制的提线木偶,教育意义就在轻松愉快的情节中非常自然地彰显出来。
坠子小戏《摆拍》剧照
广场舞《回娘家》:精简版“拉花”舞出河北人的精气神儿
当经典旋律《回娘家》遇上河北非遗,便诞生了这支独具燕赵风情的原创广场舞。广场舞《回娘家》由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张家口市群众艺术馆创排。作品将河北民间三大舞种之一的“井陉拉花”融入创作核心,让传统艺术在广场上焕发新生。
《回娘家》作为广场舞的热门歌曲,旋律被大家熟知。如何融入河北特色民俗舞蹈,让舞者更好地领略河北文化魅力?创作团队紧扣“传统活化”与“大众参与”思路,在提炼拉花中的屈膝、拧肩、翻腕、扭臂等核心特征的基础上,摒弃其复杂技巧,既保留了拉花“刚柔并济、屈伸有度”的韵味,又确保不同年龄层的舞者都能轻松掌握。
这支广场舞的背后,是一场“让传统接地气”的尝试:没有华丽的服饰,却有质朴的舞姿;没有专业的门槛,却有文化的温度。它不仅是一支广场舞,更是河北民间艺术走进大众生活的缩影,让井陉拉花的韵律在寻常巷陌间轻轻流淌,走进更多大众日常。
广场舞《回娘家》剧照
西河大鼓《新农人儿》:“老曲艺”唱出乡村振兴新故事
《新农人儿》由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廊坊市群众艺术馆(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创排,是一部以传统西河大鼓为载体,融合现代新质生产力主题的创新曲艺作品。该作品围绕大林与小林父子就大棚“拆旧建新”的冲突展开,父子间幽默诙谐的对话将新时代农民运用智慧农业、电商直播、绿色科技等现代化手段创业致富的故事娓娓道来。
其中,小林的演绎者张爽既是郝派西河大鼓第四代传承人,也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员工,她工作日在北京上班、休息日赶到河北排练,“周末到河北”成为张爽的日常;大林的演绎者李雪来自西河大鼓世家,目前作为西河大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和河间市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员工,也在为西河大鼓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融入现代生活贡献着青春力量。
在表演形式上,作品既保留了西河大鼓“说唱相间、鼓板伴奏”的传统特色,又创新融入情景演绎、多媒体互动等现代表现手法,使传统曲艺焕发新活力。唱词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既展现“新农人”敢闯敢试的奋斗精神,又巧妙传递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时代理念,让观众在乡音乡韵中感受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
《新农人儿》以“老曲艺唱新事”的方式,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主题的有机融合,既满足老戏迷的审美需求,又吸引年轻观众关注非遗,是西河大鼓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的生动实践。
西河大鼓《新农人儿》剧照
群众合唱《望乡词》《因为信仰》:以音乐为媒,连接起海峡两岸的文化血脉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合唱团由河北省群文系统各业务骨干、石家庄市教育系统的师生以及社会群众合唱爱好者组成。本届群星奖决赛,河北省群众艺术馆合唱团带来2首歌曲。第一首是根据爱国诗人于右任的《望乡词》改编的合唱作品,这是一首凝聚着思乡情、爱国志的不朽之作,它跨越了时空,成为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情感寄托。第二首作品《因为信仰》歌颂了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坚守信仰、踔厉奋发的历程,展现了新时代新征程我党坚守初心、为民族复兴奋斗的决心。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为合唱团提供了专业的指导。从科学的发声技巧训练,到不同风格作品的深度解析,这里不仅是学习唱歌的地方,更是一个文艺港湾。“专业指导+情感联结”大大提升了成员的默契、演唱技巧和对音乐的感知力。好的合唱作品不是“唱对”,而是“唱活”;不是“唱音符”,而是“传情感”——要让听众从声音里听到故事、感受到温度。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合唱团
本文图片由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图文:中国文化报
排版:张家口文旅
备注: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