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手工艺术设计展9月25日启幕 重塑艺术展新形态
更新时间:2025-09-22 20:02 浏览量:1
从“静态陈列”到“动态联结”,从“文化展示”到“生活融入”,当代艺术展的价值正在被重新诠释。9月25日至11月18日,2025中国手工艺术设计展将在今日美术馆拉开帷幕,同期“心向天宇——刘巨德艺术作品展”亦在此盛大开展,双展联合同启艺术盛宴。这场以“非遗之美、今日生活”为核心主题的盛会,由总策展人曾辉领衔策划,集结全国30余项手工艺术设计品类、1200余件匠心之作,更以“文脉传承+跨界创新+消费落地”的多元维度,突破传统艺术展的单一模式,重塑艺术展与大众、与生活的联结形态,为大众打造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生活温度的美学盛宴。
目前,展览早鸟票已在大麦、猫眼及今日美术馆官方平台同步发售,限时抢占与非遗艺术对话的先机,诚邀每一位热爱文化与生活的人共赴这场传承与创新的邀约。
溯源百年文脉,勾勒手工艺术设计演进图景
手工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鲜活载体,其发展脉络折射着时代的民生需求与精神追求。作为本次展览的学术核心,“百年中国手工艺术设计文脉”板块以时间为轴,系统梳理近代中国手工艺术从传统工艺向现代设计的演进历程——1906年两江师范学堂开设图案手工科,首次将手工艺术纳入现代教育体系,奠定学科根基;1934年张光宇创立“实用美术社”,提出“为衣食住行而设计”的理念,让手工艺术回归生活本质;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确立“艺术设计为生活服务”方向,进一步强化手工艺术的民生价值。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是手工艺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见证,也为展览“重塑艺术展形态”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
此次展览特别以明代思想家王艮 “百姓日用即道” 的造物哲学为精神线索,深入挖掘传统工艺中“经久耐用、爱物惜物,物尽其用、物尽其美”的核心价值。通过老艺术家祝大年的艺术衍生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傅军民的平仄家具等经典作品,观众不仅能欣赏手工艺术的精湛技艺,更能读懂其背后 “活态传承” 的内核——手工艺术从非固守传统的“文化标本”,而是始终随时代创新、与生活共生的“活态文化”,这种对“艺术源于生活、归于生活”的诠释,正是展览突破传统展陈、重塑艺术展内涵的起点。
聚焦跨界融合,呈现非遗创新多元形态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命题下,打破边界、跨界融合成为艺术展焕发新生的关键路径,也是本次展览重塑艺术展形态的核心抓手。展览突破传统工艺的展示局限,从“非遗焕新”与“科技赋能”两大维度,呈现手工艺术的当代创新表达,让千年技艺在当代语境下绽放新彩,让艺术展不再是单一的“作品观赏场”,更成为“创意互动场”。
在非遗作品展区,30多个品类的精品涵盖陶瓷、纤维、漆器、竹艺、铁艺等,既有汝瓷工艺大师徐结根的东道汝窑、“亚太竹艺工匠”倪小舟的“断竹”“音竹”系列等传统工艺的创新转化,也有刺绣艺术家姚慧芬、梁雪芳的当代苏绣,古琴艺术家陈逸墨的畹香书屋古琴等融入当代审美的匠心之作,每一件作品都是“传统技艺+当代设计”的结晶,观众可近距离观察工艺细节、感受材质温度,而非隔着玻璃的遥远观赏。
更值得关注的是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北京未来设计实验室带来的变色材料系列服装,将新材料科技与手工设计巧妙结合,观众可直观看到材质随光线变化的视觉效果,实现“静态展品”到“动态体验”的转变;“中国历史织锦图像 AIGC”项目则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观众可通过现场设备查看传统纹样的生成过程,甚至参与简单的纹样定制,让“被动观展”变为“主动参与”。这种“非遗+科技”的融合,不仅为非遗的产业应用、教育推广与文化传播开辟了新路径,更以互动体验重塑了艺术展的观展逻辑,让展览成为连接传统与当下的“对话场”。
构建消费场景,推动非遗走进日常生活
传承非遗的终极目标,是让其从展厅走向生活,这也是本次展览重塑艺术展形态的关键落点——不止于“让观众看到艺术”,更要“让观众带走艺术、用上艺术”,让艺术展的价值延伸至日常生活。展览着力打造“传统工艺—创新转化—场景消费”的完整生态链,通过专题展区与消费场景的深度结合,让“非遗之美”真正融入现代生活的肌理。
现场设置的“非遗花园超市”,汇聚粤港澳大湾区潮玩文创、798/751艺术文创、花记行文创等优质品牌,每一件文创产品都承载着非遗技艺的基因,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小到印有传统纹样的笔记本,大到融入竹艺工艺的家居摆件,观众可直接选购心仪好物,将 “非遗美学”带回家,让观展的记忆转化为日常使用的陪伴;“美宿中国”乡村行、德化“中国白”茶瓷设计展、桃花源茶器艺术等专题展区,则通过文旅融合、生活美学场景的搭建,生动展现非遗在日常居住、饮食、穿搭等场景中的应用,比如在茶瓷展区可亲手冲泡茶器、感受汝瓷的温润质感,让大众直观感受“非遗就在身边”,打破“艺术离生活很远”的认知。
总策展人曾辉表示:“‘非遗之美、今日生活’不仅是展览的主题,更是我们推动非遗传承创新的核心目标——我们想做的不是一场‘看完即止’的传统展览,而是要重塑艺术展的形态:它不该只是文化的‘陈列馆’,更应是连接艺术与生活的‘转化场’,让更多人看到非遗的当代价值——它不是遥远的文化符号,而是能为现代生活注入温度与质感的鲜活力量,真正实现非遗与生活的双向赋能,让传统文脉在当代生活中延续新生。”
目前,2025中国手工艺术设计展早鸟票已进入限时抢购的关键阶段,相较于开展后的正价票,早鸟票享有专属优惠,是近距离感受这场“重塑艺术展新形态”的展览、开启美学生活的绝佳机会。观众可通过大麦、猫眼或今日美术馆官方平台直接购票,提前锁定这场集文化深度、艺术美感与生活温度于一体的展览体验。
9月25日起,让我们相聚今日美术馆,在1200余件匠心作品中触摸民族文化的根脉,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探索生活的美学新可能,共同见证手工艺术为现代生活注入的文化活力与精神滋养!作为同期联合开展的重要展览,“心向天宇——刘巨德艺术作品展”与主展共享场地、同步开放,观众可在感受手工艺术设计魅力的同时,领略刘巨德艺术作品的独特风格,一场门票,收获双重艺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