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鸟的愚蠢营销:以艺术之名,造生态之殇
更新时间:2025-09-22 20:47 浏览量:1
当绚丽的烟花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山脊间炸响,勾勒出所谓 “升龙” 的奇观时,始祖鸟或许以为这场精心策划的营销活动将成为品牌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能让其“向上致美”的理念深入人心。
然而,事与愿违,这场在海拔5500米生态脆弱区举办的烟花秀,几乎瞬间就点燃了舆论的怒火,扑面而来的质疑声、批评声汹涌彭拜,许多始祖鸟的用户表态以后不会再买始祖鸟。
此次“升龙”活动,是始祖鸟发起的“向上致美”系列活动第三季。
始祖鸟官方称是希望借艺术家蔡国强之手,以火药为笔、以雪山为幕,展现对天地宇宙的追问,传递东方龙文化中“生生不息”的精神,同时深入探索高山在地文化,提升大众对其关注度。
9月19日傍晚,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查琼岗日让火焰沿着山脊引爆,一时间,浓烟升腾,巨龙造型的烟花在雪域高原的天际乍现,场面确实如计划一样呈现除了震撼的效果,只不过始祖鸟和蔡国强没有想到,这种震撼带来的是民众的震怒。
作家李娟痛斥:“真正伟大的作品,只是经过大地,从不曾改变过大地。强烈谴责,不胜痛心。”
李娟的斥责之声代表了多数人的声音,
青藏高原被誉为 “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全球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且极为脆弱的一环。
喜马拉雅山脉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保水性差,植被恢复周期动辄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计,这里的野生动物对环境变化极度敏感,任何细微干扰都可能打破脆弱的生态平衡,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尽管品牌方信誓旦旦地宣称,此次活动所用烟花彩色粉均为生物可降解材料,且通过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检测及国际奥委会等多国认证,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标准,甚至还制定了全链条生态保护方案,如燃放前转移牧民牲畜、引导小型动物离开,燃放后清理残留物、翻土修复植被等。
可在严酷的高原低温低氧环境下,材料降解周期难以预测,所谓的 “环保达标” 标准是否适用于此也饱受质疑。
现场视频显示,烟花燃放点紧邻山体植被,高温对表层土壤与原生植被的灼伤风险极大,而后续的翻土修复措施,在专业人士看来,可能会引发诸如污染地下水、破坏贫瘠土壤结构等一系列新问题。
这场营销活动,无疑是对始祖鸟自身品牌理念的一记响亮耳光。始祖鸟官网标榜自己“来自加拿大海岸山脉,植根于高山”,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是“无痕山林”(LNT)理念的推广者,多年来致力于塑造专业、环保、敬畏自然的品牌形象。
过去的 “向上致美” 系列活动,如在香格里拉、南迦巴瓦的举办,成功将“高山精神”与品牌价值深度绑定,收获了户外群体的认可与信赖。
但此次在喜马拉雅山脉以“烟花爆破”这种极具破坏性的方式进行营销,品牌叙事与实际行动严重脱节,让消费者深感被欺骗。
当消费者身着始祖鸟产品,怀揣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走进山野时,看到的却是品牌在神圣雪山肆意燃放烟花的画面,这种认知冲突,使得始祖鸟长期构建的品牌价值大厦摇摇欲坠。
从商业角度看,这也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失败营销。始祖鸟近年来业绩增速放缓,试图通过此类艺术跨界活动强化高端品牌形象,开拓新市场。
但这次“炸山”事件,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引发了消费者的抵制和反感。
原本想吸引更高端精英人群的目光,却因违背环保理念,与精英圈层追求的“理性、精致、可持续” 背道而驰;老用户群体也对品牌的改变感到失望,失去了对品牌原有的沉稳调性和专业精神的认同。
与此同时,始祖鸟产品定价持续虚高,一件基础款硬壳售价四五千元,限量款更是突破万元,远超同类品牌。在产品价值没有实质性提升的情况下,此次负面事件让消费者更加质疑其高价背后不过是营销包装,进一步削弱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在舆论压力下,9月21日,始祖鸟发布致歉信,蔡国强也给出说明,承认存在考虑不周之处,并承诺配合评估、采取补救措施。日喀则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调查组赶赴现场核查。
但即便如此,造成的负面影响已难以完全消除。
这一事件为所有品牌敲响了警钟:品牌追求发展与突破无可厚非,但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背离自身宣扬的价值理念。
品牌建设,需要在技术研发、文化沉淀、社会责任担当等多方面持续深耕,而非依赖博眼球、充满争议的营销“捷径”。
若始祖鸟不能深刻反思此次教训,及时调整策略,这场“炸山”营销或许将成为其品牌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被消费者和市场所抛弃。
在生态保护意识日益觉醒的今天,一个不尊重自然的品牌,难以赢得大众的尊重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