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数字游戏艺术赛项裁判长叶维中:为中国游戏行业培养更多领军人才
更新时间:2025-09-22 21:43 浏览量:1
9月21日晚9点,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3D数字游戏艺术赛项的选手们早已结束了一天的赛程,回到酒店休息——一台台电脑前,裁判组还在忙碌,为选手作品打分。
早上七点半来到赛场,深夜才结束工作,已是3D数字游戏艺术赛项裁判组的工作常态。“评分点比较多,需要逐一确认,有时会加班到凌晨。”该赛项裁判长叶维中说道。
世界技能大赛中,“裁判长”被称作“竞赛经理”,是整个赛项的“大管家”。为确保比赛公平公正,为我国游戏行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叶维中可谓“操碎了心”。
命题方面,裁判组和育碧上海工作室合作设计了考题,力求比赛与企业需求接轨。叶维中说,育碧是全球知名的游戏开发商,世界技能大赛也曾多次邀请育碧参与题目命制。本次比赛以该公司游戏《舞力全开》为背景,使用真实游戏素材,搭建了贴近实际的创作场景。选手将根据已公开的角色和音乐设计新角色,发挥自己的创意。
评分方面,结合赛项特点,裁判组设计了“客观分”和“主观分”结合的打分方式。
“客观分考察选手做得‘对不对’,比如模型面数、贴图数量有没有超过限制;主观分考察选手做得‘好不好’,比如美术风格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叶维中介绍,模型面数、贴图数量影响游戏性能,超出限制会让游戏卡顿、不跟手;游戏人物风格千变万化,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广泛涉猎,能应对各种风格要求。
叶维中酷爱画画,初中开始学习美术,大学一毕业就进入游戏行业,先后在世嘉、育碧等全球知名的游戏公司任职,参与制作了《生化危机前传》《细胞分裂》等作品。
2016年,中国首次决定参加世界技能大赛3D数字游戏艺术项目,叶维中临危受命,出任专家组指导。2022年,他带领中国队在3D数字游戏艺术项目夺得首金。
如今,叶维中担任上海国际计算机图形图像学会主席。数十年的职业生涯,让他领略到游戏行业前沿的风采,也深感国内游戏人才培养体系的不足。
“动画行业使用的软件、技术、生产流程迭代很快,但国内高校和企业之间缺乏衔接,许多毕业生入职后,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叶维中在国外看到,有些游戏公司会与高等院校合作,派出骨干员工授课,把行业最新动态带进校园。
叶维中认为,全国技能大赛正逐渐成为学生和游戏行业间的桥梁。“比赛题目、考核标准都紧贴企业生产实际,通过‘国赛’选入国家队的选手,水平不输国内顶尖高校毕业生。许多优秀选手通过大赛证明了实力,打破‘唯学历论’,进入知名企业工作。”他还说,进入国家队的选手将获得参观育碧上海工作室的机会,前三名更能在工作室学习、训练,得到专业指导。
叶维中见证了世界电子游戏行业的发展,国产游戏迅速崛起,《原神》《黑神话:悟空》等游戏频频“破圈”、走红海内外,令他格外兴奋。“但中国游戏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知名企业不多,出色的游戏制作人也很少。希望全国技能大赛能让更多选手收获成长,为中国游戏行业培养更多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