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被AI取代的那一天,我会无比怀念坂本龙一
更新时间:2025-09-22 19:01 浏览量:1
现代人,已经越来越离不开AI了。
科技新品的发布会,我们会关注有哪些AI黑科技;消耗脑力的工作,我们会喂给AI帮忙解决。甚至数字生命的出现,会让人们相信,AI正在颠覆我们对生命与自然的理解。
然而,这个被算法、逻辑改造的世界,是完美的人类未来吗?
音乐家坂本龙一和生物学家福冈伸一,这对二十余年的好友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进行了一次跨界对谈,深入探索了世界的本源——
在这个充满噪声的世界中,蕴藏着真正的自然的丰饶与精妙。
01无限复制的事物中不存在光环
关于坂本龙一,我想已经不用再多介绍。
这位早年凭借电子音乐出道,又曾给《战场上的快乐圣诞》《末代皇帝》等电影创作出无数经典的音乐家,却在2017年发行了一张不那么大众的专辑——《Async》。
这张代表坂本龙一后期音乐风格大转变的专辑,更像一次关于生命的深度冥想。
专辑制作完成后,坂本龙一第一次产生了一种感觉:这张专辑“不想让别人听,只想自己听” 。
在Async通过复制传递到更多人之前,他希望能好好珍视它的一次性。
在我们看来,制作音乐是为了让大家听到,为什么坂本龙一却不想让别人听到呢?
因为,“光环”只存在一次。
坂本龙一在纽约现场演出Async
在机械复制技术使得艺术作品能够被大量复制生产的时代,本雅明用“光环”一词,表述了艺术作品与“此时此地”相关联的、独有的、一次性的光辉。
坂本龙一在《音乐与生命》中说:
“本雅明所说的‘光环’只存在于一次性的过程中,而那正是音乐的价值所在。每次都会发生同样的事情,永不衰退,可以无限复制的事物中不存在光环。”音乐家正是带着矛盾的心态不断前行,将自己每一部独一无二的作品制作出副本,触达更大范围的听众。
而在内心深处,音乐的一次性始终是最宝贵的东西。
因此,Async对坂本龙一来说,是有很多不可再现的因素促成的一次性的作品。
坂本龙一在纽约现场演出Async
关于一次性的极致,坂本龙一甚至有过一个看似疯狂的想法:
“制作一些陶器交到听众手上,并附言:‘这就是我的专辑,请你收到后将它打破。’而陶器破碎时发出的声音,就是我的音乐。我甚至想,要不要为了这个目标,亲自出去寻找自己的陶土。”而在AI大规模介入创作的今天,“光环”还会存在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和自我的认知而提升,其中也包括对人体结构、部位,尤其是与音乐、视觉艺术密切相关的人体感觉器官的认识。这些认识既帮助我们了解到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意识到做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和复杂性。工业革命之后两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的传播也完成了新旧媒体之间的转换。数码技术和网络的普及使得文学、音乐、视觉艺术等不同学科之间跨界联合的多模态叙事成为常态。
02
正因为生命有限,所以才会光芒万丈
AI时代讨论最多的,可能就是对生命的理解。
或许在未来,人类将拥有生死之外的另外一种生命形态——数字生命。
然而,在坂本龙一和福冈伸一看来:生命的光环,其关键也在于它的有限。
生物学家福冈伸一在多年的研究中,逐渐抛弃了传统生命观,转而用动态平衡的新视角认识生命。
“生命并非机械,而是一种动态平衡。”
大阪世博会上由福冈伸一主持设计的生命动态平衡馆
生命不是哪里出了问题就替换哪里的机械,而是所有部分都互补且关联的一种“动态平衡”,不断破坏、分解,也不断替换、合成。
在维持分解与合成的平衡时,生命本身在逐渐消耗,经过一定时间后彻底磨灭。在一个生命来到终点时,它所占据的空间、时间、资源等生态位将会交到其他更年轻的生物手上,于是新的生命动态平衡就会建立。
这样去看待生命的消亡,不但不觉得悲凉,反而会得到安慰。“那不是败退,而是某种馈赠。”
在生命后期的坂本龙一,也对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他说:
“在我死后,我的身体回归大地,被微生物分解,成为下一代生物的一部分,实现‘重生’。这个循环在生命诞生后已经持续了几十亿年,今后也会持续下去。而‘我’这个生命现象,只是漫长循环中的一个过程而已。”个体的生命虽然有限,但生命的有限性同时也是文化性、艺术性,甚至是学术性活动的动力来源。每个人都希望在世界上留下自己活过的证据。
当我们寻求借助AI等科技手段延续生命,其实是将它从自然世界中生硬地剥离。一旦脱离了原有的循环,也便失去了生命本来的意义。
因为生命有限,所以才会光芒万丈。
03
从音乐与生命出发,抵达世界的原点
坂本龙一和福冈伸一是二十余年的好友,两个人关系超越了普通的友谊,更像是一种 “灵魂的知音” 。
在谈话中,坂本会对福冈关于音乐的看法深表赞叹:“你的感觉真是太敏锐了”,在音乐创作中,更是将福冈“动态平衡”的理论带入了作曲,呈现出不可预测的、反算法的作品。
音乐与生命这样看似截然不同的两个话题,由这样两位交心老友探讨,再合适不过。
无论是音乐艺术还是生命科学,在深入研究之后都上升为对世界本质的探索,是科学与艺术在最高维度上的相遇与共鸣。
福冈伸一说:“我们还是会简单地认为乐谱就是音乐,遗传基因就是生命,很容易忘了被记录的数据与真实的事物并非一体。”
音乐和生命一样,是不断流动、变化并终将消散的过程。在必然的终结之中,正蕴含着最珍贵、无可取代的价值。
在AI大行其道的当下,这是我们共同面对的课题,也是人类始终不能被AI取代的火种。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世间永远不变的是变化本身。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革新,人类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改变已经并正在重塑我们与生俱来的多感官音乐体验,进而也将改变传统文字、音乐和视觉等叙事符号的组合关系及研究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