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著名书法家段俊平: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写草书?

更新时间:2025-09-22 22:57  浏览量:1

在当代书法艺术领域,草书创作呈现出一种令人忧虑的倾向。不少习书者将草书视为逃避基本功训练的捷径,这种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当代书法教育中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究其根源,一方面源于草书本身的艺术特性——其挥洒自如的表现形式确实为创作者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另一方面则由于能够准确辨识草书字体的观众相对有限,审美门槛较高,这为某些沽名钓誉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深入观察当下的草书创作,我们不难发现诸多问题:首先是临帖功夫的严重不足。许多创作者对《十七帖》《书谱》等经典草书法帖的研习浅尝辄止,导致笔法孱弱无力,结字支离破碎。其次是审美取向的偏差,片面追求视觉冲击而忽视传统笔法精髓,将随意涂鸦美其名曰"天真烂漫",将规范临帖贬斥为"匠气媚俗"。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扭曲的创作观念正在形成某种"审丑"潮流——以杂乱无章为"古朴",以工整美观为"肤浅",这种本末倒置的评判标准正在误导不少书法爱好者。

这种现象的蔓延绝非偶然。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一些所谓的"书法大师"刻意标新立异,通过制造视觉奇观来博取关注。他们将书法艺术异化为表演秀,以怪诞离奇取代法度传承。这种创作取向不仅背离了书法艺术的本体价值,更与王羲之、怀素、张旭等历代草书大家奠定的传统背道而驰。历史告诉我们,真正能在书法史上留名的大家,无不是通过数十年如一日地临池学书,在深厚传统功底的基础上实现创新突破。

对于有志于书法艺术的同道,笔者建议:首先要端正学书态度,戒除浮躁心理。临帖不是束缚创造的枷锁,而是通往自由的阶梯。其次要建立正确的审美认知,明白"无法之法乃为至法"的真谛——真正的艺术自由源于对规则的透彻掌握。最后要注重综合修养,书法终究是"字外功夫"的体现,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再炫目的技法也只是无源之水。

当代书法创作确实需要创新,但创新必须建立在传承的基础之上。那些试图绕过传统、另辟蹊径的做法,终将被历史证明是徒劳的。书法艺术的永恒魅力,正在于它既能承载千年文脉,又能彰显时代精神。唯有回归传统、敬畏经典,当代书法才能走出健康发展的道路。

段俊平先生书法作品

段俊平:著名国学专家、著名书法家、著名管理学家,香港城市大学(DG)客座教授,民建中央文化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东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京麓书院院长,著有《大道行简》,《企业幸福力》《中国管理往事》,《传承的力量》《从卓越到中庸》等中国化管理系列畅销书。发表500多篇国学管理论文,2014年被评为“中国百名最有影响力专家”,2015年被众多媒体及网上投票评为当代十大书法家之一。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