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植物:我数学、艺术学的双学位可不是白拿的~
更新时间:2025-09-23 09:28 浏览量:2
This is 猴面小龙兰家族~ 图源/网络
你看过长得像鸭子、猴子,甚至像蜜蜂的花朵吗?这些可不是特效合成,而是真实存在于大自然中的小龙兰家族成员!它们用褶皱的唇瓣模拟真菌的子实体,再配上类似腐烂蘑菇的气味,成功吸引蕈蚊、果蝇等“访客”上门授粉——堪称植物界的“伪装大师”。
蜂兰属植物欺骗性传粉 图源/网络
不过,自然界的智慧可远不止拟态这一招。还有一些植物,仿佛背着人类悄悄掌握了数学奥秘,把生存的考验转化成一场精密的结构艺术。
斐波那契数列无限延伸,由一系列逐渐增大的数字构成,从0开始,然后是1,每个后续数字都是前两数字之和
大自然里存在着许多斐波那契螺旋线形态 是不是很神奇? 图源/网络
比如多叶芦荟,它的叶片并非随意生长,而是严格按照约137.5°的黄金角度螺旋排列,往往呈现出五层层层相扣的完美结构。这种排列不仅让每片叶子都能获得充足的阳光,还增强了植株对抗风雨的能力,实现了空间、光照与自我保护的最优配比。
来看多叶芦荟的叶片 是呈螺旋状排列~ 图源/网络
而真正读懂并记录这些自然之谜的,是像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赵宏教授这样的植物学者与科学画家。为了精准描绘某一物种,他常深入山林田野开展实地考察。例如在一次河南山区寻找漆树的任务中,团队不仅要小心漆树汁液的毒性,还要精确把握采集时间——有些植株需多次定位、分阶段取样,工作甚至持续到凌晨。每一份标本的背后,都是对植物习性与形态结构的深入洞察。
赵宏正在带领团队在野外进行实地考察、采集标本 图源/山东大学威海校区
野外归来,赵宏老师的工作并未结束。在他的画笔下,叶脉的走向、花蕊的细节、根须的形态都被细腻而准确地再现。他不仅是在画一棵植物,更是在诠释一类生命如何借助结构适应自然,如何在演化中沉淀出静默而深远的智慧。“一笔一精准,一画一传神”,他正是以这样的方式,架起科学与艺术之间的桥梁,让更多人发现植物世界中隐藏的理性与美。
赵宏栩栩如生的植物科学画:连细密的茸毛都是用极细的画笔一点点绘就 图源/赵宏
所以,当你下次走近一株植物,不妨细细端详它的形态——叶序的排列、花瓣的对称、果实的构造。自然界最硬核的浪漫,从来不需要华丽的辞藻。生存本身,就是一种优雅的证明;而像赵宏老师这样用绘画记录生命的人,则让我们看清了这份优雅背后的科学与诗意。
飞鸭兰(Caleana major)会通过其奇特的外貌来欺骗广腰亚目(Sawflies)的雄蜂,诱使它们尝试与花朵“交配”,从而巧妙地达到传播花粉的目的~ 图源/怪奇植物研究所
你是不是也曾惊叹,植物竟然能长得如此奇妙?
本周四19:00,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跟着植物学艺术》,我们特邀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教授赵宏,和大家一起聊聊植物的艺术。快来预约直播间,我们不见不散~
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
第782位讲师 赵宏
赵宏,博士,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植物学专业教授,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外聘教授。先后承担国家、省级及横向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为“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山东省专家组专家;“山东草本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专家组专家。
一起突破未知边界,探索奇趣星球~
2025年9月,我们迎来了首个全国科普月。今年活动的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科普月期间,中国地理学会与《中国国家地理》携手,通过“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这一合作支持项目,以植物艺术为主题,利用科学视角向公众分享地理、自然与文化咨询,交换科学智识,带领公众探索未知领域。
特别学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