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点亮寻常角落 用文化浇筑社区活力——龙华艺术家陈传沛一家六口与上围艺术村的共生之旅

更新时间:2025-09-23 09:46  浏览量:2

一支画笔,一面旧墙,一家六口,一座古村。陈传沛用艺术唤醒沉睡的村落,也在观湖街道上围艺术村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从深圳福田的格子间到龙华上围艺术村的夯土老屋,陈传沛的人生轨迹因艺术而转弯。作为人觉社艺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带领团队用画笔在全国多地打造出网红艺术村落,却最终在深圳一隅的古村中扎下根来。

9月15日,记者在上围艺术村古巷深处的瓦房里邂逅了陈传沛,与他聊起一家六口与上围艺术村的共生之旅。

陈传沛和团队成员创作的哪吒主题墙绘栩栩如生。

从广告设计师 到3D墙绘艺术开拓者

陈传沛的艺术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十多年前,他从美术院校毕业,进入广州一家广告公司从事插画和平面设计工作,服务过广发集团、海南电信等知名品牌。

2013年,他来到惠州,最初本想做美术培训。然而,国外优秀的3D墙体彩绘艺术吸引了他的目光。“当时国内很少见到这种3D墙绘,我通过深入研究国外作品,摸索出一套适合室内外空间的墙绘手法。”

创业初期异常艰难。陈传沛拿着简介画册,挨家挨户敲门推广业务。“经常吃闭门羹,问人家需不需要画电视背景墙。”没有成功案例支撑,业务推广举步维艰。

转机来自朋友介绍的小型室内改造项目。陈传沛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画,他将深厚的美术功底与广告公司的设计思维相融合,使他的墙绘事业在惠州迅速打开局面。他为惠州多个商业空间和公共艺术景观进行改造,引起当地媒体和电视台的关注报道。惠州横沥新四油榨村是一个不起眼的自然村,他们硬是将一个闲置率达九成的普通小旧村,初步打造成高峰期多达2万人来游玩的乡村文旅网红点。

2015年,深圳双创周项目成为他事业的转折点。深圳双创周期间,他们承接深圳湾创业大街的涂鸦墙体彩绘工程。“作品完成后,每天有五六万人观看我们的作品。”陈传沛不无自豪地说,“当时全国科技大咖,包括马云、马化腾都看到我们的作品。我们通过绘画展现了深圳科技崛起、东方硅谷腾飞的景象。”

此后,人觉社成为华强创客、赛格创客空间的合作伙伴,更是餐饮品牌“探鱼”的指定合作商,在全球范围内完成了200多家门店的绘画改造。

陈传沛与妻子在壹咖小店。

扎根上围艺术改造 唤醒古村活力

2016年,陈传沛在深圳福田正式注册人觉社艺术有限公司,专注于城村旧改、文化艺术社区打造和空间视觉改造。陈传沛说:“我们要用设计点亮寻常角落,用文化浇筑社区活力,用美学引导流量提升。”虽然业务蒸蒸日上,但他始终不喜欢高楼大厦中的格子间办公环境,一直在寻找更适合团队创作的“家园”。

一次偶然机会,在朋友推荐下,他来到上围艺术村。“我从来不敢想象深圳还有这样原生态的村落。”他回忆道,“虽然这里有典型的城中村问题——杂乱的电线、破旧的道路、臭水沟,但我们艺术从业者看到的是夯土墙的质感、瓦房的人文底蕴。”真正吸引他的是,几个志同道合的艺术家也一起入驻,让他不再感到孤独。在这里,他认识了乐于助人的村长房镜清,并通过他的介绍找到了工作室和居住空间,便举家迁入上围艺术村,开始了真正的艺术乡建之旅。

2017年,陈传沛正式成为上围艺术村的“新村民”。他与团队开始对村庄进行微改造,从一些小墙体创作开始。最早的作品是小溪边电影博物馆旁的一个浇花女性形象,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随后,他们完成了蛇地坑公园围墙艺术创作提升项目,将艺术村的名人、客家文化和工作室内涵以绘画形式展现在围墙上。接着是上围路建筑外立面提升工程,融入客家元素和当地山泉水特色。

哪吒3D彩绘墙项目成为在上围艺术村创业的转折点。看完《哪吒》电影后,陈传沛与团队想为村里做一些既能引流又能提升环境的工作。在樟坑径社区的协助,以及上围艺术协会会长房镜清带头资助下,他们邀请村里和协会的艺术家共同参与,将油画的空间表现力、动画的叙事能力和装置艺术的互动性融入创作中。为了实现3D效果,团队多次现场勘察,精心构思每个元素,精确计算人眼视距与墙面转折的关系。

创作还融入了广角镜、发光装置、荧光画和感应发声装置等元素,为观众带来互动体验。石矶娘娘“驻守”消防栓,窗户立面绘上大家喜欢的申公豹与申小豹,壹咖小店打开门就能看见手捧咖啡的哪吒,结界兽托举凸视镜,为进入巷道的市民游客“保驾护航”……经过巷道的村民、漫步古村的游客,看到艺术家们挥笔创作,也激起创作欲望,加入墙画绘制的队伍,仅三两天,巷道就被重新改造,焕然一新。

“最大的突破是将实用设施艺术化。”陈传沛指着巷道转角的“结界兽转角镜”装置介绍,“这个直角转弯处存在安全隐患,我们结合哪吒元素设计出既实用又艺术的装置。”

七年来,人觉社团队在上围艺术村创作了大量与客家文化及本地麒麟舞相关的作品,将客家屋檐造型巧妙融入现代墙绘设计中,让传统与现代碰撞出新的火花。

陈传沛和团队成员创作的哪吒主题墙绘,成为市民热门打卡点。

六口之家 书写奋斗诗篇

对上围艺术村,陈传沛有着深厚的感情。“我非常喜欢这里,把上围当成自己的家。”在他看来,上围不仅仅是一个居住地,更是一个友好互助的大家庭,是他深漂的温暖港湾。

来到村子的第二年,他们迎来了第一个孩子——大儿子陈铭斐。“村里朋友都说,是上围村的好风水滋养了我们。结婚几年都没有孩子,一搬家到这里,我们在村里诞生了第一个儿子。”陈传沛笑着说:“孩子像村娃一样在村里摸爬滚打长大,走街串巷,享受着邻里和睦的村落环境。”“我特别喜欢这种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关照的村落环境,我们叫‘守望相助’。”陈传沛说道。

如今,陈传沛与父母、夫人、两个儿子一家六口在上围艺术村安居乐业。陈传沛的夫人林淑贤也在村里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与一位姐姐合办了一家咖啡饰品店,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人觉社工作室本身也是艺术改造的典范。“刚开始这里有点像鬼屋,基础条件非常差。”陈传沛坦言,“刚开始在这过夜都会觉得有点瘆人人。”通过团队的微改造,老屋焕发新生,成为集工作、生活、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我们在这可以玩音乐、看电影、打台球、喝鸡尾酒、喝咖啡、喝茶、画画,楼上有设计办公室。虽然小,但五脏俱全。”

工作室外墙挂着的“儿童友好共建基地”牌匾,昭示着陈传沛对社区公益的热心。村里的孩子们常来工作室绘画或参与公益活动,为此他将一楼设置为开放空间,方便孩子们自由创作。“孩子们一看到这些可爱、俏皮的墙绘角色就哈哈大笑,非常喜欢。我觉得这就是创作的意义和价值。”陈传沛如是说。

“艺术不应被束之高阁,而应融入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陈传沛道出了他在这里奋斗的意义。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宋彪/文 陈建华/图

编辑 汪文成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