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美术大课堂:李传真的艺术实践与思考分享
更新时间:2025-09-23 10:00 浏览量:2
水墨,是镌刻在中华文明基因里的艺术语言,既承载着千年文脉的审美意趣,也始终在时代浪潮中探索新生。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融碰撞,水墨艺术突破传统范式,在继承文脉与创新表达的平衡中,成为阐释当代中国艺术立场的重要载体。武汉美术馆自2008年开馆以来,以“大师展”筑牢传统根基,以“水墨文章——当代水墨研究系列展”深耕当代实践,17年间,我们始终致力于搭建水墨艺术古今对话、中西互鉴的平台,让684件馆藏水墨作品成为连接传统与当代的桥梁。
为让公众更深入触摸水墨艺术的温度与深度,我们特别推出美术馆品牌公教活动——美术大课堂,从“水墨文章”展览的学术脉络出发,解读水墨艺术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带大家走进水墨的审美世界,感受传统文脉的当代活力。
📍活动地点:武汉美术馆(汉口馆)中庭
🚶招募人数:100人
👀活动对象:18岁以上成人
🙋参与方式:
活动嘉宾|李传真
李传真,国家民族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委员,中国女画家协会副会长。作品曾获十一届、十四届全国美展首届中国美术奖·创作奖银奖、铜奖;十届全国美展铜奖;第三届、四届全国青年美展优秀奖;第三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07·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金奖等全国性奖项。近期承接8项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项目。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项目一项。
活动内容
李传真的创作根植于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长期田野调查。有别于传统绘画的远观视角,她深入工棚,通过系统性的访谈和海量的纪实影像,捕捉劳动者真实的生活细节与精神状态。这一创作方法使其作品充满了动人的温度与质感。时隔十五年,艺术家选择再度挑战曾为她赢得荣誉的“工棚”题材,以全新的艺术语言诠释新时代的现实,展现了深刻的艺术自觉与探索精神。
在本次讲座中,李传真将重点解析其代表作的艺术创新。作品《暖》以独特的俯视构图和热烈的色彩,再现了新生代劳动者充满生活气息的居住空间。其中,将手机视频通话图像真实嵌入画面的“画眼”设计,巧妙地浓缩了数字时代下劳动者的亲情牵挂与情感寄托。而8.8米的长卷《晨昏线》则以108位劳动者的群像,描绘出后城市化背景下,个体奋斗与时代发展的交响。本次活动将通过艺术家的亲自讲述与丰富的独家影像资料,带领观众走进当代劳动者的真实世界,感受艺术如何记录时代脉搏,并从中传递出温暖人心的力量。
作品欣赏
暖|纸本设色
240×210cm|2024
晨昏线|绢本设色
34×885cm|2025(局部)
镜像三峡|纸本设色
160×210cm|2024
满脸汗珠的80后|纸本素描
工地上的晚餐|110×184cm
·END·
什么?水墨居然可以这样?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 9:00-17:00(16:00停止入馆);
每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注意事项
①请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行李物品请寄存在指定区域。
②未经馆方同意,严禁在馆区范围内从事任何经营、收费研学等相关活动。
③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腐蚀性物品、各类管制刀具等危险品及宠物进入场馆。
④遵德守礼,文明参观,保持馆内秩序及环境卫生,请勿在展厅内饮食、吸烟、喧哗、嬉闹。
⑤敬请爱护展览设施,与展品保持一定距离,勿损坏展品及相关展览设备,若损坏则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⑥未经许可,请勿临摹展品或将板凳、画架、画具等物品带入场馆;馆内拍摄请勿使用闪光灯,禁止将拍摄的照片用于商业和出版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