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移居美国的艺术家蔡国强,用中国龙向西方献礼,网友不买账
更新时间:2025-09-23 15:51 浏览量:1
艺术创作的边界到底在哪里?蔡国强的文化立场究竟站在哪一边?
9月19日深夜,海拔45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突然响起震耳欲聋的爆破声。
145根彩烟在稀薄的空气中依次点燃,拉出一条长达3000米的"彩虹",蜿蜒的山脊配合着绚烂烟花,确实很像一条腾飞的巨龙。
这就是蔡国强和始祖鸟联手打造的《升龙》烟花秀。按照主办方的设想,这场融合东方龙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表演,将在世界屋脊上奏响一曲"向上致美"的赞歌。
然而现实却残酷地打了脸。现场实际效果差强人意,只见大规模浓烟长时间弥漫,并没有出现令人惊艳的视觉画面。
更关键的是,这里的生态系统脆弱得像薄纸。
草毡层厚度仅一二十厘米,是防止水土流失、维持土壤肥力的核心。而下方则是缺乏有机质与微生物的岩石风化碎末,植被一旦受损,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恢复。
140分贝的烟花爆破声在稀薄空气中传播更远,红外影像显示鼠兔群出现异常逃窜。这些高原动物对噪音的应激阈值比平原低40%,很可能对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造成威胁。
环保人士指出,大规模火药爆破可能破坏石材表面真菌,而这些真菌是高原土壤保持肥力与生态稳定的关键。
主办方声称使用的是可降解材料,污染物排放符合国际标准。但在高原零下20℃的低温缺氧环境下,降解效率只有平原的1/5,需要18个月才能分解。
新华社直接评论"致敬自然,无需烟花证明",为此次事件的舆论定了调。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理事顾有容也公开批评,认为活动不尊重自然。
面对汹涌而来的舆论,日喀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核查。
但这还不是最让人愤怒的。
《升龙》这个表演,早在1989年就在蔡国强的心里扎了根。
当时身在日本的他,还非常自豪地说:这是他为西方艺术史做的第一件作品。原来这个作品从一开始就是蔡国强为西方人做的,用着中国的文化,为西方艺术证明。
蔡国强最初希望在日本的富士山上完成这件艺术作品,但日方经过多方考察,认为这个作品对富士山附近的环境危害比较大,坚决拒绝了。
后来,蔡国强贼心不死,又把目标瞄准了法国的圣维克多,法国同样基于环境危害考量,再次拒绝了他。
两次被拒绝没有打消蔡国强的执念,最后他把目标放在了中国的喜马拉雅山上,这就产生了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为什么日本和法国都不敢碰的项目,在中国却通过了?
按常理说,青藏高原的生态比富士山和圣维克多山更加脆弱,环保要求应该更严格才对。
显然,这暴露了审批过程中的严重问题。哪怕主办方声称使用的是生物可降解材料,但在青藏高原这个低温低降水低生物活性的地区,降解需要多长时间,他们有做过实验吗?
环保评估是否走了过场?审核机制是否存在漏洞?监管部门是否尽到了责任?
始祖鸟作为一个标榜环保理念的国际品牌,明知道这个项目曾因环保风险被日法拒绝,为什么还要推进合作?
从道歉声明就能看出端倪,在国内的道歉信中,始祖鸟只说"作品呈现过程出现偏差",避重就轻,但在海外版本中却直接承认"违背品牌环保价值观"。
这种双标的道歉方式,被网友质疑是在"甩锅给中国主办团队"。吃着中国的饭,砸着中国的碗。
更深层的问题还在后面。
网友愤怒地扒出,蔡国强实际上是一个"崇洋媚外"的典型。
早在1995年,蔡国强一家就已经在日本定居,大女儿蔡文悠出生在日本,按当地法律获得日本国籍,后来随家人移居美国后又加入美国国籍,成了双国籍持有者。
小女儿蔡文浩1995年生于纽约,一出生就自动获得美国公民身份,2022年还与父母共同出席了巴黎名媛慈善舞会,这是全球顶级的上流社会活动,妻子的国籍显示为"旅日华人",可以说,他们一家子都已经"国际化"了。
虽然蔡国强本人未公开变更中国国籍,但他频繁以"中国艺术"为旗号在国内开展创作,这与他之前树立的"爱国艺术家"形象形成了强烈反差。
如果你认为喜马拉雅烟花秀是他第一次做危害环境的"作品",那就大错特错了。
1993年,蔡国强打着"延长长城一万米"的旗号,把一万米导火线和600公斤火药带到了长城末端引爆,巨大的声响和绚烂的火光瞬间打破了长城周边的宁静氛围。
蔡国强自称通过这样的方式"把长城延长了15分钟",但活动结束后,火药残渣、包装垃圾等废弃物如何处理,就不得而知了。
2015年,他在家乡搞了一场名为"天梯"的烟花秀。2020年疫情期间,在新泽西州牧场整了个"火药画",2023年又搞了名为《海市蜃楼》的无人机表演,结果大量无人机坠落海中,对海洋造成严重破坏。
蔡国强的心里只有自己的艺术作品,丝毫不在乎对环境的影响。
更关键的是,网友发现了一个致命细节:《升龙》全名为《升龙:为外星人作的计划第二号》。这明明是蔡国强早在1989年就为西方艺术界准备的作品。
打着东方文化旗号,实际为西方艺术史添砖加瓦,这种行为被网友怒斥为"借东方文化迎合西方艺术界",问题的本质已经很清楚了。
这场争议暴露的不仅仅是环保审核的漏洞,更是文化自信缺失的深层问题。
当一个艺术家可以随意把中国的文化符号当作取悦西方的工具,当一个国际品牌可以在中国做出在欧美不敢做的事情,我们必须反思:艺术创作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真正的艺术应该承载责任。环保责任是底线,任何艺术表达都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文化责任是内核,真正的文化艺术应该体现文化自信,而非利用民族符号迎合外界标准。
我们需要建立更严格的环保审核机制。像这样的大型活动,不应该事后才想起环保评估,而应该在展开之前就做好一系列严格的论证工作。
对比欧美的做法:北面办活动前会提前6个月公示环保方案,邀请第三方监督;巴塔哥尼亚将环保成本纳入预算,全程合规。而始祖鸟不仅未公示评估,事后回应也避重就轻。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什么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不是闭门造车,而是用自己的标准来评判艺术价值,当公众开始质疑蔡国强的文化立场时,实际上体现的是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
公众监督正在成为环保和文化保护的重要力量,这次事件中,网友的愤怒不是无理取闹,而是对生态保护和文化尊严的真诚关切。
我们相信,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文化自信的觉醒,类似的事件会越来越少,任何以牺牲环境和背离文化为代价的行为,都将受到社会的抵制。
艺术家需要明白,真正伟大的艺术从不以牺牲弱者为代价,更不会在神圣的土地上搞行为艺术。
正如新华社所说:烟花绽放只需一瞬,山峦修复却要百年,真正的艺术,应该治愈而非伤害,应该守护而非破坏。
当艺术家忘了初心,就需要公众来守护我们共同的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