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张志学——现当代艺术名家【翰墨精品赏析】

更新时间:2025-09-23 17:46  浏览量:1

张志学

Zhang Zhixue

张志学,男,1954年9月出生,1982年12月入党,1972年12月参军入伍工作,1989年9月获得辽宁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曾任辽宁省人民政府机关保卫处副处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机关纪委书记、机关工会副主席等职务。2024年9月正处级退休。曾在“辽宁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书法美术作品展”、“纪念锡伯族万里戍边260周年书法绘画展”、“辽宁省直机关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书法、美术作品”中获得荣誉证书。2024年12月被聘为沈阳市锡伯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墨蕴古今承二王风骨,笔融心性展君子风华

—— 评张志学先生书法艺术

世间至美,莫过于笔墨流转间的气韵天成。书法一道,历来被视作文人精神的外化,非有澄明心境与深厚学养者,难窥其堂奥。当代书法家张志学先生,便是这般以笔墨为舟楫,在古今翰墨的长河中求索半生,终成独树一帜的艺术风貌。其作品尤以行草见长,既得晋人尚韵的飘逸,又含唐人重法的严谨,更兼自我心性的流露,观之如见君子临风,清贵自来。

先生的书法,首重师法传统却不泥古。他对 “二王” 法帖的钻研,绝非浅尝辄止的临摹,而是心追手摹的深度浸润。《兰亭序》的俊逸灵动、《十七帖》的古雅醇厚、《万岁通天帖》的潇洒奔放,皆被他细细揣摩,化为笔下的养分。他深谙 “得笔法者得书法” 的真谛,对晋人 “侧入中行、使转自如” 的用笔之妙,更是琢透研深。执笔时外实内虚,力藏于腕;行笔时或快意灵动,如鸾翔凤翥,尽显神来之笔;或逆阻迟劲,似中流击楫,墨色入纸千钧,满纸皆是筋骨。这般笔墨功夫,既是对传统的敬畏传承,亦是对书法技法的极致打磨。

若说笔法是先生书法的骨架,那 “心笔合一” 的境界便是其灵魂。他的行草书作,最能引人入胜 —— 线条时疏时密,如山川起伏;节奏时快时慢,似流水潺潺。观者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被笔墨牵引,仿佛置身于他挥毫泼墨的现场,能感受到他运笔时的呼吸与心绪。这份感染力,源于他将自我性情与文化积淀全然注入创作:写豪情处笔势开张,墨色酣畅;抒静思时笔意内敛,韵味悠长。正如他所言,“书法的一点一画都要见物、见心”,每一笔墨皆是他对文化的理解、对生命的感悟,这般 “笔墨合一” 的境界,恰是君子人格的映照,书品与人品在此完美交融。

半生耕耘,先生的艺术之路满是赤诚。他创作的作品,涵盖不同内容、字体、格式与尺幅,数量逾千幅;为更懂笔墨与装裱的契合,他还亲习装裱技艺。这些数字与经历,不是冰冷的记录,而是他对书法艺术执着追求的见证。更难得的是,他在实践之外,还构建了自己的书法理论体系:他认为技艺精湛不仅是技术的成熟,更需思想的精深,“一寸笔,一寸骨,一寸心”,书法的宏大意象与细微笔触,皆需含道映物、寄寓情思 —— 这份认知,早已超越技巧层面,抵达了艺术与生命相通的至高境界。

当今书坛,能兼具传统功力与自我风貌者已然难得,而如张志学先生这般,以笔墨承古脉、以心性铸书魂,将书法艺术与君子人格融为一体的艺术家,更显珍贵。他的作品,是古今翰墨的对话,是心性与笔墨的共鸣,更是书法艺术薪火相传的生动注脚。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