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蔡国强:用西藏龙脉献祭西方艺术,这样的“大师”中国不需要
更新时间:2025-09-23 19:30 浏览量:1
明明是中国人,却为了所谓的西方“艺术”,硬是把中国龙脉给“炸”了,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西藏日喀则海拔5500米高原。
一场名为《升龙》的烟花秀炸开了锅,本应是“艺术巅峰”的表演,却让黑烟在净土上空盘旋数日不散,当地牧民望着被污染的空气痛心疾首。
更讽刺的是,明明身上流淌的是中国人的血脉,却定居国外,女生甚至还是日本籍。
这就是蔡国强,某些人嘴中的“烟花大师”......
9月19日清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高山草甸还浸在寒意里。
145根彩烟与大量烟花突然炸开,试图勾勒出一条3000米长的“升龙”。
可现场传回的画面里,没有惊艳的龙形,只有浓黑的烟雾裹着彩色粉尘,像一块脏污的纱巾罩在高原上空。
主办方始祖鸟曾信誓旦旦宣称,烟花用的是“环保可降解材料”,符合国际标准。
可问题是,再轻微的污染,对于西藏这片净土来讲,伤害都是相当大的。
高原草毡层只有一二十厘米厚,是防止水土流失的关键,下面全是岩石碎末,一旦植被坏了要上百年才能恢复。
更别提烟花里的金属盐。
那些让烟花五颜六色的成分,在零下20℃的低温里,降解效率只有平原的1/5,18个月都散不去,只会慢慢渗进冻土。
与其说是艺术,还是个人的“胡作非为”更为恰当,盘卧5000年的龙脉,什么时候需要这样的“西方艺术”来点缀了?
然而,这场争议并非偶然。
当人们顺着黑烟的轨迹深挖,蔡国强家人的身份与生活轨迹,更让公众的质疑声浪高涨。
蔡国强本人虽保留中国籍,但他的家庭早已与海外深度绑定,这种割裂感,让高原上的烟花显得愈发刺眼。
他的妻子吴红虹,公开资料里始终标注旅日华人,说白了就是日本国籍。
两人早年在日本相识,婚后便一起定居日本,后来又随蔡国强移居美国纽约,从此常年在海外生活,极少在国内露面。
有人曾在纽约苏活区的艺术工作室见过她,当时她正与西方策展人洽谈合作,言谈间早已习惯了海外的生活节奏,对国内的生态议题鲜有提及。
大女儿蔡文悠的身份更直白。
1989年生于日本东京,一出生就获日本国籍,后来随家人到美国后,又加入美国国籍,成了妥妥的日美双国籍持有者。
靠着蔡国强的名气,她混迹于好莱坞上流圈,参加的艺术展全是西方主导的活动,也从未对中国的生态保护说过一句支持的话。
小女儿蔡文浩虽低调,却更能体现家族的海外定位。
1995年生于纽约的她,是土生土长的美国华裔,11岁时就跟着蔡国强出现在纪录片《天梯》里。
镜头里的她在纽约家中打羽毛球,说着流利的英语,对中国的认知似乎只停留在“父亲的故乡”。
2022年,19岁的她更受邀参加巴黎名媛慈善舞会。
那是全球顶级的上流社交场,受邀者非富即贵,她与谷爱凌是当年仅有的两位亚裔面孔。
可就是身份如此“尊贵”的一家人,有听说过为中国大自然的生态做过什么贡献吗?
没有,他们所过之处,只有自己欲望释放过的灰烬。
明明也是中国人,怎么老祖宗留下的好传承不去研究,怎么就对西方如此破坏生态的“艺术”如此感兴趣呢?
而想了解清楚蔡国强这个人,那还要从他的人生经历说起。
1995年,38岁的蔡国强做出了改变人生的决定。
移居美国纽约。在此之前,他在日本打拼十年,虽小有名气,却始终没进入西方艺术圈的核心。
到了纽约后,他很快找到突破口,用火药制作“蘑菇云”装置。
这个充满视觉冲击力的作品,瞬间震撼了美国艺术圈,有人评价它用东方材料解构了西方的战争记忆。
四年后,他凭借类似的作品拿下威尼斯国际艺术展“金狮奖”,成了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艺术家,从此彻底跻身国际一线。
可鲜少有人知道,此次西藏的《升龙》,早在1989年就已画好草图。
当时他还在日本,最初想把作品放在法国圣维克多山或日本富士山。
这两座山在西方艺术史里有特殊意义,可方案提交后,当地环保机构连讨论都没讨论,直接以“破坏生态”为由拒绝。
就这样,这个被西方拒之门外的项目,被他压了36年,直到遇到愿意合作的始祖鸟,最终落在了中国的青藏高原。
截止到去年,蔡国强在五大洲办了650多个展览,120次个人展、70个爆破计划,每一个都打着“东方艺术”的旗号,却始终围绕西方艺术圈的喜好打转。
如今,把西方不要的“生态风险项目”搬回中国,用龙脉之地的伤痕换西方艺术圈的关注。
这样的“艺术追求”,本质上就是用中国的代价,献祭西方的审美。
事实上,此次高原事件并非蔡国强首次在生态红线边缘试探。
他过往的多个艺术项目,早已留下忽视自然、漠视规则的痕迹,只是当时网络不发达,这些“黑历史”没被广泛关注。
如今再看,这些案例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在他眼里,艺术名气永远比生态保护重要。
1993年,蔡国强带着600公斤火药和一万米导火线,跑到长城尽头。
他把火药铺在大漠里,点燃后宣称“要把长城延长一万米”,现场火光冲天,声响震得周边岩石都在颤。
然而,长城墙体的砖石本就脆弱,火药的振动可能导致砖石松动,那些残留的化学物质,还会污染周边土壤,只可惜当时还没人追究这些。
更让人气愤的是始祖鸟的双标道歉。
作为蔡国强老家泉州的安踏集团旗下品牌,始祖鸟一直宣传环保理念,可出事后,它的国内致歉信只轻描淡写说作品呈现过程出现偏差,承诺邀请第三方环保机构评估。
而海外版声明却直接承认违背品牌环保价值观,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网友发现后怒不可遏道,在国内装无辜,在国外卖惨,这是把中国消费者当傻子吗?
艺术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特权,更不能成为破坏的遮羞布。
当蔡国强把西方拒绝的项目搬回中国,当他的家人扎根海外却在国内“创作”,当他一次次忽视生态红线,这样的“艺术家”,早已失去了与中国土地的情感联结。
真正的艺术,应像高原上的格桑花,在守护中绽放,而非像烟花一样,用短暂的华丽留下永恒的伤。
中国人的审美、艺术,不该向西方所谓的文艺而妥协,而艺术背后的脊梁,更不需要烟花秀来点缀,也能照样“笔直”、璀璨!
信源:环球网 2025年9月23日关于“记者探访蔡国强烟花燃放地:烟花秀距最近水体约30米,共燃放1050盆,工作人员称燃放了4次”的报道
信源截图
西藏高原的黑烟或许终将散去,可土壤里的金属残留、草甸上的伤痕,以及公众心中的隔阂,却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修复。
艺术的价值,从不是靠迎合西方、破坏自然来证明的。
中国的龙脉之地,容不得半点亵渎,中国的生态保护,也不是“艺术名气”可以逾越的底线。
真正的艺术家,当以敬畏之心对待土地,以责任之心创作,而非用祖国的代价,去换西方艺术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