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鸟“炸山”争议:蔡国强艺术为何成品牌“烫手山芋”?
更新时间:2025-09-24 00:32 浏览量:2
最近始祖鸟在江孜搞的“炸山”艺术活动,算是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
大家都在问,一个卖户外服装的品牌,为啥要找蔡国强搞这么一出?毕竟这事儿一出来,舆论几乎一边倒,全是质疑声。
提到蔡国强,大家可能先想到2008年奥运会那29个烟花大脚印,觉得这人搞艺术挺有想法。
但说实话,他的艺术从一开始就带着“爆破”的标签,风险也一直跟着。
1993年那会儿,蔡国强从日本回中国,在嘉峪关搞了个作品,《万里长城延长一万米:为外星人作的计划第十号》。
具体操作就是铺了1万米长的炸药引线,还用了0.6吨火药,点燃之后沙漠里起了老大的烟。
他说这是想跟外星人对话,普通人看个热闹还行,要是细想艺术表达,确实挺特别。
后来他去了美国,1995年还跑到内华达州曼哈顿计划的基地考察,本来那地方就是搞核研究的,他倒好,从中国城买了火药,在那儿做了个蘑菇云装置。
老实讲,这种把敏感地点和爆炸结合的玩法,现在看都觉得大胆,他这人还偏爱大地艺术,这流派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艺术家们嫌美术馆太商业化,都跑到大自然里创作。
比如美国有对艺术家夫妇,1976年在加州用白色尼龙布搭了40公里的屏障,风一吹确实壮观;还有人在内华达沙漠挖了两条大深沟,叫《双重否定》。
蔡国强把自己的爆破手艺融进去,就成了“大地艺术+烟火”的组合,但风险这东西,他好像一直没完全拿捏住。
2024年在洛杉矶,他用一千架无人机带烟花搞创作,结果烟花碎片掉下来伤了人,2014年在上海黄浦江搞“九级浪”表演,10分钟的焰火又吵又有烟,把上海人吓了一跳。
他自己跟纽约时报说,为了办这表演跑了不少部门才批下来,还说艺术家就该坐在“模糊地带”,合法了就没意思。
本来想夸他有艺术追求,但后来发现,这“模糊地带”要是没管好,可不就成了麻烦源头?
巧的是,蔡国强在嘉峪关点燃引线那年,始祖鸟刚好两岁。
这品牌一开始跟服装没啥关系,在加拿大温哥华起家,做的是攀岩用的安全带和背包,直到1996年,拿到一家面料公司的授权,才正经开始做服装。
现在始祖鸟有两条主要产品线,一条是走奢侈时尚风的Veilance,大家叫它“商鸟”;另一条是带迷彩的军用系列Leaf,也就是“军鸟”。
内部员工还爱叫它“死鸟”,听着挺反差萌,这“军鸟”不光年轻人喜欢,美国海军陆战队、缉毒局这些部门都找它下单,GQ还报道过,给海军特种作战大队的单兵装备,一套要24982美元,这价格确实够顶。
在中国,始祖鸟卖得也不便宜,一件冲锋衣好几千,跟萨洛蒙、lululemon并称为中产“三件套”。
但它的命挺波折,2001年被阿迪旗下的萨洛蒙收购,2005年又跟着转到芬兰亚玛芬旗下,直到2019年,安踏创始人丁世忠带着财团,花46亿欧元把亚玛芬买了下来,始祖鸟才算进了安踏的阵营。
说实话,丁世忠这步棋挺冒险,当时安踏的现金及等价物也就92亿多人民币,光在这收购案里就投了15亿多欧元,是最大的投资方。
但他赌对了,中国中产阶层崛起,大家愿意为高端且特别的东西花钱,之前安踏2009年收购的斐乐就是例子,定位中高端后,2021年营收直接破了200亿。
始祖鸟在中国也跟着火了,2024年开了33家店,大中华区营收12.98亿美元,增长得很猛。
今年2月亚玛芬美股上市后的年报里,始祖鸟营收突破20亿美元,净利润增长更是夸张,几乎扛下了亚玛芬近一半的营收。
但问题也来了,这两年它所在的技术服装部门,收入增长开始慢下来,搞不清是不是之前涨太快,现在需要找新路子破圈。
炸山争议的关键本来始祖鸟想靠蔡国强的艺术活动搞点新动静,可没想到栽在了选址上,这次“炸山”的地方是江孜的高山生态区,这地方有多敏感不用多说,火药爆炸产生的烟和可能的碎片,对生态不可能没影响。
老实讲,就算是普通人,也能第一时间想到环保问题,这哪儿像致敬高山,反而有点像挑衅。
而且蔡国强之前的作品,大多是纯艺术性质,跟商业结合得并不紧密,他用火药搞创作,艺术上怎么天马行空都行,但到了实际操作,安全和环保争议就没断过。
始祖鸟为啥偏要选这么个高风险的合作?现在还没说法,但从舆论来看,大家的态度很一致,全是质疑。
之前蔡国强在上海搞“九级浪”,好歹还走了审批流程,这次“炸山”的审批细节和环保评估,到现在也没公开。
如此看来,始祖鸟这次是想靠艺术跨界提升品牌格调,摆脱“只卖户外装备”的刻板印象,但显然没把风险想周全。
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中产群体,早就不只是看品牌名气,还在乎社会责任,要是环保这关过不了,之前攒下的好口碑,怕是要受影响。
蔡国强的爆破艺术有自己的特点,但不能无视安全和环保;始祖鸟想突破增长瓶颈没错,但选合作形式和地点时,得更谨慎。
接下来就看始祖鸟和亚玛芬怎么回应了,要是还保持沉默,这争议恐怕很难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