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余场演出、展览活动!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有哪些亮点?
更新时间:2025-09-24 15:18 浏览量:1
据悉,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10月17日至11月27日举行。开闭幕演出将延续“一中一外”模式,上演昆剧《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第一季)和丹尼尔·哈丁与圣切契利亚管弦乐团音乐会。
秉持“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办节宗旨,本届艺术节通过“艺享全球”舞台演出、“艺聚百家”国际对话、“艺通世界”国际演艺大会、“艺术天空”惠民活动、“艺美全城”艺术教育、“艺创未来”扶青计划、“艺览纷呈”城市联动、“艺展无限”融合创新等八大板块活动,将举办各类演出展览活动500余项,共计1200余场。
上海首演、上海驻演、上海汇演,让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从演出质量、首演占比的高度和名团参与、机构参会的广度,都已跻身世界一流节展梯队。
艺术节主板演出境外项目占比约6成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举办二十多年来,已累计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800余家境外艺术团体和66000余名艺术家交流合作,直接覆盖中外观众超8000万人次。
今年,艺术节围绕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演出、展览、对话、演艺大会等活动,将进一步推动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合作。
据介绍,本届艺术节期间,55台129场主板演出中的境外项目占比就有约六成,来自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优秀艺术家及艺术团体将带来近百项精品力作。
比如,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带来马勒交响曲全集,提奥多•库伦奇斯率领音乐永恒乐团上演“无词版”《尼伯龙根的指环》;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演出经典歌剧《奥赛罗》,斯图加特芭蕾舞团上演《罗密欧与朱丽叶》;维也纳交响乐团、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等知名交响乐团也将举办专场音乐会。
艺术节期间,还将围绕中意建交55周年、中欧建交50周年等重要节点,集中展示国际文艺精品。
今年,上海昆剧团《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第一季)将为本届艺术节揭幕,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昆曲与故宫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绚烂文化,今年适逢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艺术节开幕演出《太和正音》就是两大“国宝级”文化 IP 的双向奔赴。
2019年上昆首次走进故宫,借助故宫丰富的戏曲资源和研究力量,对戏曲剧本、音乐、服饰等进行研究探索,历经五载春秋,从浩如烟海的清宫戏本中,精心挑选三出以“中秋”与“重阳”节令为主题的剧目,以“在故宫修文物”的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推出第一部合作作品——《太和正音》,让戏本回归戏台,让文物焕发新生。
还有一批作品围绕重大历史节点展开创作,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话剧《死无葬身之地》、星杂剧《伪装者》等,以艺术的方式铭刻历史、致敬英雄。
另一类作品则聚焦百姓生活与社会变迁,评弹《菜肉馄饨》、芭蕾舞剧《百合花》等“上海出品”佳作,话剧《主角》、新编古装粤剧《双绣缘》等作品都以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人民视角,讲述真实可感、引起共鸣的中国故事。
同时,在今年艺术节的舞台上,舞剧《龟兹》、秦腔《无字碑》等作品也都从不同维度展现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陕西人艺上海驻演”5部大戏,舞台剧《繁花》终季、音乐会《诗的中国》、民族歌剧《同心结》、舞剧《王阳明》等原创力作,也同样或植根中华传统文化,或取材当下现实生活,展现了东方文化“码头”生机盎然的内在生命力。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不仅有精彩的演出,还将围绕“将艺术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这一目标,突出“首发经济”“票根经济”“文旅经济”的引领作用,推出一系列文旅商体展联动的新创意和新玩法,切实将艺术节打造为拉动消费的重要引擎。
首先是以“首演首秀”激活消费动能。作为全国最早提出首发经济概念的城市,上海不仅是全球演艺精粹的聚集地,也是国际顶尖艺术团体亚洲首演、中国首秀的首选舞台。
本届艺术节55台主板块演出中,世界、亚洲及中国首演共计19台,在沪首演比例超九成。艺术节依托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业态等创新成果的“首次亮相”,不仅丰富了市民的高品质文化供给,也成为吸引消费的流量入口,让“看美展、赏好剧”成为上海文旅体验的金字招牌和品质首选。
此外艺术节还可以依托“票根经济”延申消费场景,充分发挥演展票根的联动价值。例如艺术节联合百联集团、前滩31、新天地、南京东路商圈、苏河湾等近40家重点商圈,通过演出与艺术活动的进驻,让艺术融入城市日常生活;与滴滴出行、支付宝“碰一下”等合作,提供智慧出行、实时资讯与专属福利;携手咖啡品牌推出限定联名饮品,拓展异业合作、延长消费链条。相关活动及优惠信息将通过《艺术生活指南》投放至各大剧场、商圈与酒店,提升市民游客参与感和体验度。
“文旅经济”也是促进消费转化的重要部分。艺术节与携程合作推出艺术节专题产品,提供“演出票+酒店+景区”一站式文旅套餐,吸引更多游客“为艺奔赴”;联合铁路上海站打造“南浔国际亲子文化艺术季”专列,实现上海与长三角地区的客源互送;与中国国航携手推进“航空+文娱”立体营销,提升全球艺术家和观众的出行体验;依托“沪小游”集成展示艺术节精彩内容与演出咨询,为境内外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目前,艺术节已吸引来自美国、西班牙、新加坡、日本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踊跃购票,“为一个节,赴一座城”的消费效应日益凸显。
本届艺术节将继续在江苏、浙江、安徽三地设立分会场,其中浙江南浔分会场将为古镇舞台量身定制国际亲子文化艺术季,以优质演艺资源赋能长三角一体化。今年还将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呈现演出、展览、推介等系列活动,推动内地与港澳地区城市文化联动。
此外,专业展演板块将举办上海国际魔术周、上海国际木偶艺术周,并首次举办爵士上海音乐周。艺术节还将联动进博会、上海旅游节、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和秋约魔都美术季,通过“节节联动”“演展联票”,让文旅“流量”变消费增量,吸引海内外观众近悦远来,沉浸式体验这座城市金秋艺术浓度。
本届艺术节继续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出优质惠民资源。
例如,“艺术天空”惠民活动将在上海各大公共空间共推出60台90余场活动,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艺术家踊跃登台,围绕“红色基因”“一带一路”“中意建交”“数字年轻力”等主题打造区域文化特色,用惠民舞台让美好生活成色更足。
艺术教育板块将举办33项、80余场艺术教育活动,面向全年龄段,以“学生观剧观展团”“艺术进校园”“青少年剧目展演”等品牌活动实现资源聚合、人才培育与国际交流的有机联动,构建“展、评、育”三位一体的升级版高质量美育平台。
今年艺术节将发售超过6000张半价惠民票,切实降低市民参与门槛,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在今年推出的“乐赏上海”文化消费券第二轮中,艺术节现开票的全部主板演出项目均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