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墨香润桑梓》:陈初生艺术馆点亮涟源文化新图腾/何琼

更新时间:2025-09-24 17:33  浏览量:1

秋光潋滟,湘中大地再添文脉新章。9月21日,在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伏口镇伏口社区,一座以当代书法大家陈初生先生命名的艺术馆庄严揭幕。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暨南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学者型艺术家陈初生,携文化名家谢光辉、卢家明、高旭华等齐聚故里,与涟源书法界同仁共赴这场艺术与乡愁交织的盛典。

艺术还乡:百幅墨宝铸就文化丰碑

陈初生先生生于伏口,长于伏口,其艺术根系深植于这片人文沃土。作为中国书法界的翘楚,他不仅以精研古文字学、书法理论著称,更以笔力雄浑、气韵高远的创作实践享誉学界。此次,他将凝聚半生心血的近100幅精品力作无偿捐赠家乡,一举填补了当地专业艺术场馆的空白,更催生了娄底市首座社区级专业艺术馆的诞生。馆内展陈的每一幅字画,皆是其从艺数十载的智慧结晶,或苍劲如松,或清雅若兰,无声诉说着一位学者艺术家对传统的敬畏与创新。

根脉情深:赤子之心反哺乡土教育

开馆仪式上,陈初生先生向伏口社区及伏口镇中心小学深情赠予墨宝。面对乡亲们热切的目光,他动情回溯童年求学时光:“伏口的山水人文,是刻在我骨血里的文化基因。没有家乡的启蒙,便没有我今日的艺术之路。”言语间,一位游子对故土的眷恋与责任溢于言表。他坦言,艺术馆不仅是作品的陈列空间,更是一座连接游子与乡愁的精神桥梁,未来将持续以艺术创作参与家乡文化建设,让书法之美浸润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文化惠民:乡土文脉的当代激活

涟源市近年来深耕“文化惠民”战略,推动高端艺术资源向基层下沉。陈初生艺术馆的落成,正是“让艺术扎根乡土、让美育滋养民心”的生动实践。当地政府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构建“场馆运营+惠民活动+人才培育”三位一体的文化生态,通过书法讲座、青少年研习营等活动,让沉睡的墨香“活”起来,使艺术馆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

山水与笔墨共舞:湄江采风续写艺术传奇

同日下午,陈初生与名家团队深入湄江风景区,在塞海湖的烟波、三道崖门的奇峻、揽月古道的幽深间挥毫泼墨。艺术家们以脚步丈量自然瑰丽,用笔墨捕捉人文灵光,即兴创作的多幅作品既是对湄江山水的高度礼赞,亦是对“艺术赋能文旅”理念的鲜活诠释。他们一致认为,湄江的天然画境与深厚底蕴,必将催生更多震撼人心的艺术佳作。

笔者与陈初生老师合影

结语

陈初生艺术馆的崛起,不仅是涟源文化地图上的新坐标,更是一场关于根脉、艺术与传承的时代叙事。它见证了一位艺术家以墨香反哺桑梓的赤子情怀,也昭示着乡土文化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当艺术的种子落入故土,终将长成参天大树,荫庇一方文脉,照亮未来之路。

刘欢胜先生的珍藏品

《墨魂归乡——致陈初生先生》

何琼

馆立湘中负盛名,流芳巨构写平生。

笺毫知命青丝梦,金石传心赤子情。

翰墨归乡争先诵,丹青饮誉凤池行。

沧桑历尽千年事,故里春秋百世赓。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