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举国同庆日 阖家团圆时——艺术家张佰荣作品鉴赏

更新时间:2025-09-25 19:16  浏览量:1

【艺术简历】

张佰荣,浙江湖州吴兴人,1965年生。原浙江画院研究员、国韵文华书画院特聘画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北京拜单良生教授学西画,后追随张世简、李泽民、陈维等教授学习中国画。2013年进入抱华楼国画研究院何水法高研班,2016年再次到北京研修,导师李宝林、杜大恺、程大利、苗再新、霍春阳、老圃、任恵中等。

现为《中国书画报》北京双拥艺术中心美术专业委员会研究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版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陆俨少研究会会员、湖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作品曾应邀在浙江美术馆、浙江展览馆、天津美术馆、全国政协礼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展出。

张佰荣的艺术生涯恰似一部跌宕起伏的鸿篇巨制,其创作轨迹在多元艺术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勾勒出独特而深刻的发展脉络。他出生于浙江湖州吴兴,这片钟灵毓秀的江南之地,赋予他对艺术天然的敏锐感知与细腻情怀。

早年,张佰荣在北京拜单良生教授学习西画,在素描、色彩等西方绘画技法的系统研习中,培养出对光影、造型和色彩关系的精准把控能力,为其艺术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后,他毅然转身,追随张世简、李泽民、陈维等教授学习中国画,一头扎进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海洋,从笔墨线条的锤炼,到意境气韵的营造,潜心钻研,力求将东方美学的精髓融入创作之中。

2013 年,张佰荣进入抱华楼国画研究院何水法高研班,得以在名师的引领下,进一步拓展艺术视野,深化对国画创作的理解。2016 年,他再度北上,投身李宝林、杜大恺、程大利、苗再新、霍春阳、老圃、任惠中等艺术大家门下研修,在与不同风格、不同流派艺术思想的交流碰撞中,不断丰富自身的艺术语言,逐步形成了既有传统底蕴又具个人特色的艺术风格。

他巧妙地将西画中色彩对比、调和等原理引入中国画创作,在保留传统笔墨韵味的同时,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例如,在一些作品中,他会用浓烈而艳丽的色彩与淡雅的水墨相互交织碰撞,以鲜明的色彩对比来突出画面主体,打破传统水墨的单一色调,使画面更具现代感和张力。在描绘山水景色时,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青绿、赭石等色彩,而是大胆运用紫色、蓝色等冷色调与暖色相互映衬,营造出神秘而悠远的意境,仿佛将观者带入一个奇幻的艺术世界。

近期,张佰荣在艺术创作上开启了全新的探索之旅,大胆尝试新的配色方式,这无疑是他艺术生涯中的一次重要突破。在传统中国画的创作体系中,色彩的运用向来遵循着 “随类赋彩” 的原则,注重以墨为主、以色为辅,色彩多是对物象固有属性的呈现,且常服务于笔墨,起着点缀和烘托的作用。然而,张佰荣打破了这一传统定式,以一种极具创新精神的姿态,在画面色彩的运用上进行大胆革新。

此外,张佰荣还通过独特的色彩组合,营造出新颖而别致的画面意境。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瞬间灵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色彩的调配之中,在似与不似之间,传递出别样的艺术情感。每一种色彩的选择和搭配,都像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既保留了中国画 “以形写神” 的传统,又赋予作品全新的时代气息。

这种对色彩的创新运用,不仅是对传统绘画色彩体系的大胆突破,更是他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对中国画色彩表现力的积极探索与拓展,充分展现出一位成熟艺术家不断突破自我、勇于创新的艺术追求与品格。相信随着他在新配色领域的不断深入探索,必将为中国画坛带来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其艺术成就也将迈向新的高度,值得艺术界持续关注与期待。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