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艺术执笔,点“土”成金!盐城走出富民增收新路径

更新时间:2025-09-26 11:53  浏览量:1

梵高的《自画像》在民居外墙熠熠生辉,村民执笔勾勒出丹顶鹤的优雅身影,刚出炉的披萨香气四溢……在黄尖镇兴农村,特别是潮间带艺术村、国际油画村、鹤龙农场等处,艺术不再是高悬于殿堂的符号,而是融入乡村肌理、激活产业潜能、重塑村民生活的核心引擎。

在国际油画村梵高民宿,丁建萍正在教村民制作披萨。丁建萍是兴农村村民,在学校期间主修的是中西面点专业,在南京打拼多年,去年过年返乡时被国际油画村发展吸引,便回乡发展。兴农村给她提供了民宿主理人的岗位,承办团建活动的茶歇,开展烘焙课程,并且做一些散装轻食烘焙产品,供游客品尝购买。

梵高民宿共有两层,一楼提供健康轻食及24小时外送服务,填补潮间带艺术村、国际油画村夜间餐饮空白;二楼为后印象派风格民宿,以“住宿+餐饮”模式降低淡季风险,减轻年轻人经营压力,保障创业可持续性。这种“精品民宿+健康轻食”的融合业态,正成为黄尖艺术乡村的创新样本。

更动人的是“人”的回归与蜕变。60多岁的吴正来是早期从外地回乡开办民宿的村民之一。在政策扶持下,吴正来夫妻俩的民宿事业蒸蒸日上,生活也发生可喜的变化——院落收拾得干干净净,学会用智能手机接单,待客礼仪也愈发讲究。更令人欣慰的是,吴正来的老伴前几年中风,回乡的这几年,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康养理念下,每天打扫庭院,与天南地北的游客畅聊,心情愈发开朗,身体也基本恢复如初。

如今,吴正来夫妻俩同心经营民宿,闲暇时参加村里组织的农民油画培训、民宿主理人课程以及表演队等,不但在“家门口”获得体面的收入,还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健康又充实。

在国际油画村,最早实施的就是民宿产业,运营模式分为企业全托、村民自营两种形式,形成层次分明、风格多样的住宿体系,目前已带动周边12户村民转型经营民宿。

“我们这里所有民宿的名字都来源于墙上的油画作品,通过艺术IP不断强化民宿品牌的记忆点。内部同样通过艺术空间的营造,给游客带来丰富的体验感,也成为展示乡村文化、传递生活美学的窗口。今年以来,民宿经营额已超15万元。”兴农村党总支书记吴宏伟介绍。

在潮间带艺术村单向空间,十多位村民正执笔挥毫,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创作色彩鲜明、风格质朴的农民油画,他们的画作也将由潮间带艺术村帮助售卖。

在潮间带艺术村自带的艺术氛围下,村民们观书画展览,听文学大师讲座,学油画书法,艺术感不断提升。这些昔日手握农具的劳动者,如今以艺术为媒介,不仅掌握一技之长,更开辟出增收致富的新路径。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走出灶台,走向岗位、走进课堂,开始勇于表达,主动拥抱新知识、新观念。

基于此,村民们的文化自信被不断激发,组建慧心坊队伍,开展手工编织、剪纸、直播带货,实现“家门口”灵活就业;创作的牡丹、丹顶鹤等本土主题书画作品,制成书签、装饰画等平价文创进行售卖;兴农市集巧妙嫁接艺术与农业,经过艺术点睛,村民种植的潮间带鹤米、黄尖菊花等特产借助名画复刻与线上直播,从“土特产”跃升为“文化潮品”,实现价值倍增;依托名家工作室及艺术活动,丰富艺术研学资源,打造“生态大美+艺术朝圣”研学品牌。

依托得天独厚的世遗湿地资源,黄尖镇成功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路径。村民实现“旁观者”到“主人翁”的身份转换,他们自觉维护墙绘、种植花卉,改善环境的意识不断提高。黄尖镇被2025(第十二届)品牌影响力发展大会评为“最佳研学旅行目的地”,潮间带艺术村获SGS认证“全国首家零碳艺术村”和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国际油画村获缪斯设计大赛金奖,名声越来越大,来此的游客和艺术家也越来越多。

在黄尖,通过艺术这把钥匙,墙上的莫奈、梵高不再只是艺术符号,而是重塑文化自信、激活产业潜能、提升生活品质的核心引擎,更是实实在在的民宿订单、文创产品与研学体验。“艺术兴村、美育共富”理念在这里得到生动印证,不仅有效解决村民增收、人才回流、产业升级等现实问题,更实现生态、经济与美学价值的有机统一。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