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山工艺学生“AI+水墨”动画《五千歲》,亮相首届CCF计算艺术展

更新时间:2025-09-26 12:32  浏览量:2

在刚刚开幕的首届CCF中国计算艺术展上,一位来自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以一场“逆向创作”的实验,打破了数字艺术创作的常规流程——她先有音乐,再生成画面,让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跃迁,首次以“听觉先行、视觉跟随”的AIGC形式震撼呈现。

这件名为《五千歲》的作品,由硕士研究生闫景林独立创作,从近200件国内外投稿中脱颖而出,成为数字影像类别的亮点。它不依赖任何实拍或手绘,全部画面与音乐均由AI生成,是国内少有的全AIGC作品。

《五千歲》最大突破在于其创作路径的反向操作。闫景林没有按照常规先做画面再配乐,而是先用SUNO生成具有历史纵深感的纯音乐,再以音乐为情绪基底,借助即梦、通义万相等AI工具,转译出对应意象的水墨动态视觉。

“我希望画面成为音乐的视觉回响”,她这样解释。这种声驱画动的创作方式,不仅需要敏锐的乐感,更依赖对多种AI工具跨模态调用的熟练度。而这一切,源于她已发行3张AI音乐专辑和1张EP的深厚积淀。

面对“为何选择中华文明五千年”这一宏大命题,闫景林的回答聚焦于文化转译:“水墨艺术自带东方哲学,但在当代传播中是失语的。我想用AI这门世界语,重新展现我们的文化基因。”

作品中,星轨如篆书游走、山体裂变出甲骨文、榫卯结构重组为太空站、长城化作DNA螺旋漂浮星云……这些意象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一场“以技入境”的东方美学实验。

“AI降低的是工具门槛,而不是创意门槛”,闫景林强调,“它拓展了艺术表达的维度,但要求创作者既懂艺术又懂技术。”例如算法模拟的墨迹扩散,既可象征文明血脉,也可隐喻技术冲击。

这种将厚重历史钉进数智艺术狂想的尝试,恰好呼应了本届大会推动艺术新质生产力的宗旨。

《五千歲》将于9月23日至25日在山东科技馆首展,随后移师山东艺术学院美术馆持续展出至10月23日。观众可现场沉浸体验这场AI编织的文明对话——一场让五千岁文明永远活在下一个瞬间的年轻化表达。

记者:殷玉国 编辑:孙菲菲 校对:杨荷放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