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成中国首位沃尔夫艺术奖得主后,福建人徐甜甜说……

更新时间:2025-03-16 23:05  浏览量:5

北京时间3月11日,2025年度沃尔夫奖的建筑奖颁发给中国建筑师徐甜甜,以表彰她“杰出的设计天赋以及她利用这种天赋改善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有效性和创新性”。

沃尔夫奖分为科学类和艺术类,徐甜甜是首位获得沃尔夫艺术类奖项的中国人。她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16岁被保送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获哈佛大学城市设计硕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著名建筑设计师。

就在2周前,《福建日报》深读版刊发报道《老土楼新“活”法:方圆之间找“方圆”》,聚焦了徐甜甜领衔的北京DNA建筑事务所与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的漳州市域土楼建筑活化利用项目。

获奖后

我们联系上忙碌的徐甜甜

听听她的心声↓

福建日报记者:

祝贺您获得沃尔夫艺术类奖项,获奖有什么感受?

徐甜甜:

得知获奖时很惊喜,我想,此次获奖,是世界看到了乡村振兴为中国乡村带来的变化与发展,是国际对这些创新实践的关注。此外,对建筑学专业来说,能够得到国际奖项的认可,说明我们并非只能服从于城市的开发建设,在乡村这个广阔空间中也有许多机遇,大有可为。

不论是浙江松阳县的乡村活化,台州的黄岩石窟、丽水的缙云石宕,还是福建土楼、湄洲岛的生态博物馆群落,我的设计都不是一味追求建筑的美,也不仅仅为了成就设计师的作品,而是希望通过建筑的“微介入、精提升”,能帮助当地挖掘出自然禀赋下多年形成的生产生活故事,激活潜在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为乡村找到新的机会。

福建日报记者:

2年多前,您参与了福建土楼活化利用项目,您的初衷和理念是?

徐甜甜:

土楼是福建的重要文化名片之一,凝聚和传承着历史与文脉。它们曾发挥居住、防御等实际功能,也承载着当地人的集体记忆。作为福建人,我为此感到骄傲,也深有感情。近年来,我跟随中国民居建筑大师黄汉民,在福建跑了许多土楼,看到一些非世遗土楼没有得到关注,失去居住功能后逐渐“一脸沧桑”,也不再发挥作用,十分可惜。

开展福建土楼活化利用设计,我希望应用建筑“针灸”理论,通过设计与少量资金投入,让老去的土楼找到新的机会,比如成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比如坍塌处可以改造成为观景平台……请当地工匠用他们熟悉的方式建造,成为融入当地生产生活体系的建筑。希望这个项目为福建数千座土楼的未来找到解决之道。

福建日报记者:

除了土楼活化,您在福建还有后续计划吗?

徐甜甜:

当然。福建文化太动人了!在建筑方面,从我成长的莆田涵江区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到闽南红砖厝、平潭石头厝、闽中土堡等传统民居,都非常有特色,有太多潜力值得挖掘。

近期在福建参与的项目有莆田的湄洲岛生态博物馆群落项目,从“山水林田湖草沙礁”的在地内容出发,依托湄洲岛的生活、生产、生态的多样性,体现妈祖文化传承保护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方位展现体验湄洲岛的生态文明成果。未来还有木兰溪水利设施活化项目等,希望将它们活化成为社会教育资源……

我今年50岁了,希望“重新理解自己的家乡”,参与讲好福建的“山海故事”。

那么,徐甜甜的建筑美学源自哪里?

今天小编带你一起去揭秘

徐甜甜,从福建一步步走向国际。从浙江松阳到福建漳州,近年来她的建筑实践致力于乡村振兴,以“建筑针灸”介入激活乡村文化、农耕产业、旅游经济等综合发展。

2021年,在九龙江畔,她和中国民居建筑大师黄汉民,两代中国建筑人组建联合团队,共同选取漳州的7座土楼开启活化利用探索。

徐甜甜(左五)与黄汉民(右五)带领团队在福建调研途中

他们围绕“如何焕新传统乡土建筑,为其赋予新的时代价值”这一世界级的课题,给出了“中国式解答”。在2023年,他们的实践就得到国际关注,在意大利威尼斯豪瑞(Holcim)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中,徐甜甜领衔的北京DNA建筑事务所的《福建土楼活化利用》设计方案荣获亚洲地区唯一金奖。

2023年豪瑞(Holcim)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中,《福建土楼活化利用》设计方案荣获亚洲地区唯一金奖。

在南靖的进士楼、翠美楼,他们拆除内院违建,为居民增设敞开 式厨房,配置了消防、应急照明等基础设施,无人居住的闲置空间变身“阅读室”。团队尊重并延续原有的建筑技术和空间布局、保留历史痕迹和生活记忆基础上,提升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同时更新公共功能,让居民能充分使用这些传统建筑。

在寨河旧楼,斑驳墙体静静矗立,与新建的悬挑式钢木结构映射出新旧融合之美。

平和县寨河旧楼。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站在诗德楼的断壁残垣下,目光抚过那些被风雨岁月啃噬的残缺,也许就能理解“活化不是修复如初的矫饰,而是让历史继续在缺口里起伏”。

在华安县新圩镇黄枣村的百年樟树旁,圆形的启丰楼即将变身为“先锋土楼书店”。

在平和县坂仔镇铜溪两岸,万亩柚林蕉海之中,宾阳楼已经成为“宾阳书院”,保留历史记忆,同时成为新的社区中心。

平和坂仔镇宾阳楼。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传统民居是对地域、人文、自然积极的回应,具有唯一性,值得珍惜。保护好传统民居与聚落,才能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价值。”黄汉民说。

福建土楼活化利用,试图通过设计营造,功能的有机更新、空间的活化利用,为乡村的传统老建筑活化带来的新气象,也为乡村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可能。

这场探索只是开始。中国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仍在路上。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编辑:小静

审核:林露 陈坚 李薇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