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织为媒,让世界读懂中国 “纤维艺术”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文化新名片
更新时间:2025-09-26 13:19 浏览量:3
2025年9月23日,惠灵顿新西兰国家博物馆内,因一系列来自中国上海松江的纤维艺术作品而增添了浓郁的文化色彩。继在日本大阪世博会引发关注后,松江鼎天提花博物馆携创新作品再次亮相国际重要场合,以古老的纺织语言与现代艺术创新,向400余位中外嘉宾生动讲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中国的蓬勃生机。
现场,一幅与东华大学刘慧教授合作创作的《五星出东方》纤维艺术画成为焦点。作品灵感源于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发现之一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鼎天提花运用现代提花技术,将这一蕴含吉祥寓意和千年丝路文明印记的国宝,转化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当代艺术,其蕴含的“和平、合作、吉祥”之意与国庆主题不谋而合。
“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作品,更是一个可触可感的文化系统。”随团出访的鼎天提花博物馆馆长柴方军在现场与国际友人说。除了艺术画,以古代纺织革新家黄道婆文化为灵感的系列环保随身袋、博物馆驻地艺术家曹曹的全手工作品,与内蒙古歌舞、松江昆曲,古琴等非遗表演共同构成了一幅多彩的中华文化图景,引发了新西兰政要、各国使节和侨胞的浓厚兴趣,纷纷表达未来希望亲赴上海松江探访源远流长文化的意愿。
此次展示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次精准诠释。在中国驻新西兰大使王小龙强调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全球文明对话的背景下,鼎天提花的实践证明了当地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完全能够成为促进民心相通、展现文化自信的有效载体。从大阪世博会的国际舞台到新西兰国庆招待会的外交现场,这家源于“上海之根”松江的企业,正以“织”为媒,让世界读懂一个既尊重传统又拥抱未来的中国。
现场交流中,王小龙大使指出:这种将深邃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国际视野相结合的文化输出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也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鼎天提花的“织”中国之旅,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企业参与文明交流互鉴的自信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