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金石文字藏品在杭展出

更新时间:2025-09-26 17:14  浏览量:2

潮新闻客户端 本报讯 通讯员 许齐

9月25日,“散珍聚萃——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金石文字藏品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展。

此次展览系中国印学博物馆策划引进的“金石文字专题系列展”和“印说中华”活动,由西泠印社主办,中国印学博物馆、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承办,平湖玺印篆刻博物馆、终南印社协办,中国博物馆协会非国有博物馆专业委员会、陕西省收藏家协会支持。国内众多金石文字领域学者教授、西泠印社社员专家和文博机构同道出席开幕式。

展览展出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珍藏金石器物百余件,分器物铭刻与玺印文字两大单元,涵盖甲骨、铜器、瓦甓、玺印、封泥等门类。展览新见史料迭出、展品文质精美,众多藏品为首次公开展出。其中包含历代官印四十余件,一些经晚清江南收藏家李嘉福旧藏、吴待秋递藏的部分印章亦在其中。

西周饕餮纹铜质抑印器,与陕西渭南出土龙钮玉质印、殷墟妇好墓出土石质龙钮盖状物相互联系,为探讨印模与印章之间的功能性质演化有重要价值;展览私印琳琅,玉印精美,配有铜制印匣套印,尤为难得,从中可窥探从秦汉个人佩印的印囊到隋唐官府收纳存放官印印匣的历史演变过程。这些金石器物,是国有博物馆收藏体系的重要补充,为学术研究和篆刻创作提供更多新资料。

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认为,传统意义上的金石,多以钟鼎碑碣等大件为重。“这次金石文字展,将目光投向了形制特别的小型金石文物。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具启发性的印学研究新案例。”西泠印社在百年社庆后,致力于重振金石学,此展也启示我们:这些小巧而多变的金石文字形态,正可以作为印人在篆刻创作尤其是在印面形制上寻求千变万化的灵感之源。

杭州是文人篆刻孕育和发展之地。宝鸡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是金石文字的故乡。此次展览旨在开启一场以“金石为媒,文字为质”穿越千年的“印会”。

西泠印社副社长孙慰祖说,近年来,西泠印社以开放姿态探索金石篆刻领域学术展览与研讨新形式。此次杭州与宝鸡的合作展览,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为专业研究提供新资料,也搭建起国有文博机构与社会力量的交流平台。展览经多方专家把关,还编辑出版相关资料,助力公众理解金石文字的渊源与价值,更以此次展览为契机,推动杭宝两地在文化互通、文物保护、学术研究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延续文明对话,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开幕式上,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理事长张宝祥分别向西泠印社、中国印学博物馆捐赠藏品,延绵无私奉献的西泠精神,彰显美德嘉行。开幕式后,还举行了专家座谈和藏品品鉴活动,与会社员、专家围绕金石文字、篆刻创作、保护研究、互动交流等内容进行深度讨论和分享。

近年来,非国有博物馆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泠印社始终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积极探索“金石篆刻”领域的学术展览与研讨交流的新形式。此次展览,是西泠印社有效整合社会资源,让散藏于社会的零金碎玉得到充分的研究利用,让学术成果惠及更广泛的社会公众,搭建国有文博机构与社会收藏之间的交流平台。

展览同期编辑出版《陕西华厦古代艺术博物馆藏印选》,凸显学术价值,帮助公众更好的理解金石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价值。

展览将持续至10月16日。

部分展品欣赏

器物铭文

玺印文字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