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回来了|“东方光影志——美术片《大闹天宫》跨媒介艺术展”在南京启幕

更新时间:2025-09-26 20:14  浏览量:1

潮新闻客户端 美术报 通讯员 宗洁 李岑洋

一部承载几代人集体记忆的经典动画,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由江苏省美术馆主办的“东方光影志:美术片《大闹天宫》跨媒介艺术展”于9月23日在国立美术陈列馆(南京)开展。展览以跨媒介的艺术表达方式,让观众在多重语境中,重新发现中国动画的创造精神与文化魅力。

此次展览由江苏省美术馆主办,中国动画学会艺术委员会、中国当代动画艺术资料馆承办,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为支持单位。

作为中国动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作品,《大闹天宫》自1961年问世以来,不仅在造型语言、叙事节奏、美术风格上形成了鲜明的民族化特征,更以恢宏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民族精神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广泛赞誉。本次展览以该片的创作脉络为核心线索,追溯自中国首部有据可查的动画《暂停》到当下广受关注的3A级游戏《黑神话:悟空》章节动画,将《大闹天宫》置于中国动画发展脉络的核心进行探讨,并首次以“跨媒介”的方式呈现,汇聚文献、绘画、雕塑、影像、新媒体装置等多元艺术形式,全面探讨这一经典影像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启示。

据策展人江苏省美术馆策划研究部丁雅力介绍,展览策划思路在于影片“何以经典”的探索。展览结构上将展览分为三个篇章来阐述:一、“定身·创作母本考”;二、“神行·民族符号场”;三、“御风·当代应答集”,分别对应《大闹天宫》的创作母本溯源、民族符号传播以及当代路径转译。展览之所以定位于跨媒介艺术展,在于影片早期本身就有着跨界的基因,同时展览邀请了多位不同领域的当代艺术家以创作的方式去回应这一主题,以作品解读文献或与影片文献构成互文性的关联,以此激活经典与当代、动画与艺术之间的多维对话,突显中国动画在新的文化语境下所焕发的活力与潜能。

《大闹天宫》分镜头 1960年 李保传先生藏品

孙悟空脸谱设定草图 张光宇 1960年

《大闹天宫》孙悟空造型手绘拷贝稿,钢笔素描,张光宇绘,20世纪60年代,空藏动漫资料馆藏品

《大闹天宫》上集完成台本封面,摄制组人员签名,钤印本,1961年,空藏动漫资料馆藏品

《大闹天宫》孙悟空造型手绘拷贝稿,钢笔素描,张光宇绘,20世纪60年代,空藏动漫资料馆藏品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举办地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作为中国第一座国家级美术馆,见证了中国美术事业的重要起点,也举办过众多具有影响力的经典展览。此次在这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中,以跨学科视角回望中国经典动画,既是对文化根脉的追溯与传承,也是对美术馆公共职能与学术责任的再拓展。

《黑神话·悟空章节动画作监修正稿》导演羊廷牧

黑神话章节动画筹备手稿——临摹戴敦邦西游人物》,速写本,导演羊廷牧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月6日。展期内,江苏省美术馆将策划举办系列学术研讨、艺术家分享及公共教育活动,并同步推出精美主题文创和西游主题特调咖啡,为公众提供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趣味的多元文化体验。观众不仅可以重温《大闹天宫》的艺术经典,更能在跨媒介的全新语境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融合与创新。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