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环保与艺术本应相互加分,但这波操作硬生生的给整得势不两立了

更新时间:2025-09-22 19:50  浏览量:1

啥都别说,先来看看两组对比图。第一组、第二组。怎们样朋友们更喜欢哪一组呢?

第一组在冷峻、灰蓝的自然色调中,突然闯入高饱和、暖色调的人造彩烟。这种极致的色彩对比和视觉冲突,是照片最抓眼球的地方。从摄影或者艺术角度讲,它成功地将自然景观变成了一个超现实的、戏剧性的舞台,充满了张力。这种“暴力”的美学手法,强行将观众的注意力从自然的永恒之美给拽回到人类短暂的创作上。

彩烟作为绝对主角,其动态的、不确定的形态侵略性地打破了原有的宁静、稳定、和谐的经典风光构图。这种构图上的“破坏”,在艺术上是一种成功的“介入”,它象征着人类意志对自然秩序的短暂改写。但在伦理上,这种“介入感”恰恰是许多人感到不舒服的根源,我们是否有权以这种方式“改写”自然?这绚烂的一幕,是否又是建立在对脆弱高原生态的潜在风险之上的呢?

看完第一组照,再来瞅瞅第二组照片,是不是瞬间感觉空灵、纯净了好多?整体宁静自然,看着看着心情就不自觉平和下来。所以说,什么事都怕比,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如果要我选,我肯定会毫不犹豫选第二组。

没错,这两组照片就是高原烟花秀的前后对比图,但原图是一位摄影师朋友通过视频截图还原出来的,不得不佩服这位摄影师哥们儿的精湛PS技术,反正我自己是没有办法将烟花去除得如此干净自然的。

咱们再从摄影色彩学的角度看,第一组高饱和度的橙色、粉色、黄色、蓝色等人造化学色彩被猛烈地注入到自然的色彩当中,形成了极其强烈的视觉对比。两组照片对比起来看就有一种不适感。一下子就把艺术与环保这两个本来可以互相加分的东西给推到了对立面,成了矛盾和争论的焦点。真正的艺术,应该超越视觉上的争议,最终引导我们更深入地尊重和保护自然,而不是反其道而行。

最后扯点儿题外话,但不保真,请大家自行判断、谨慎吃瓜。江湖传闻说这个《升龙》烟花秀是30多年前就构思出来的,最初是想“致敬西方艺术史”。原计划是在日本富士山和法国圣维克多山搞的,但这两国都以“环境危害”为由拒绝了审批。

让人更加匪夷所思的是,同样在江孜县,20世纪9年代,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影《红河谷》在这里取景时,为了呈现真实的场景,剧组在卡卡多为都拉冰川上炸出了一个三角形缺口,人为制造了一场雪崩。这段雪崩画面仅在大荧幕中呈现了不到20秒,疼痛却永恒烙印在了大自然的肌肤上,至今尚未恢复!

这个烟花秀造型是一条龙向雪山上升腾,所以叫《升龙》。但咱中国传统里不是有“龙脉”这一说嘛,在世界屋脊上整这么一出“乒铃乓啷”,到底是“升龙”还是“惊龙”?这就不好说了……你们觉得呢?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