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工作着是美丽的——爱满家书(825)

更新时间:2025-03-19 16:45  浏览量:5

2025年3月19日

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你就能享受工作的过程—题记。

亲爱的孩子,你好!

人活一世,如果热爱与事业一致,那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妈妈从上学那天走进课堂的那一刻起,就深深喜欢上了老师这个职业。

在妈妈小小的心灵里,老师仿佛神一般的存在,惊奇于老师有那么渊博的知识,崇拜老师在讲台时威风凛凛的样子,感动于老师对每一个孩子的关爱与帮助……妈妈经常痴痴地盯着讲台上的老师,心里升腾起一个美好的愿望,如果自己长大了也能当一名老师该多好啊!

妈妈甚至天真地去问老师,怎么才能当上老师。老师一本正经、笑眯眯地对妈妈说:“从现在开始,你好好学习,长大就能当老师”。

妈妈把老师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从此开始认真学习,努力用功。

当刚上初中时,每周六都得步行15里地回家,周日再原路返回,好多同学因不堪步行的艰难、途径的村庄小孩子们的追打和野狗们的狂追,辍学在家,而妈妈没有放弃,咬着牙坚持下来,妈妈心里清楚,一旦辍学,教师梦就破灭了。

当村里弥漫着女孩子读书无用的言论,其他女孩子小学毕业就不读了,唯有妈妈破天荒地上初中,这是妈妈跟姥姥、姥爷求下的,妈妈说只要让我读书,我可以不穿新衣服,不要好吃的,寒暑假拼命帮家里干活。姥姥、姥爷都是明理之人,他们被妈妈的决心所感动,答应妈妈只要想念书,他们就供到底。

苍天不负苦心人。初中毕业,妈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张北师范。师范毕业,妈妈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时光如梭,一转眼,妈妈已工作了36个年头,但觉得当老师还没有当够,喜欢青春涌动、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喜欢有动有静,亦庄亦谐的课堂,喜欢朝气蓬勃、活泼可爱的孩子们……

妈妈深深感到,工作着是美丽的。工作让妈妈觉得自己青春不老,老当益壮,干劲十足,元气满满,生活充满乐趣,生命有意义、有价值。

活到老工作到老,能工作一辈子,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呀!就如他们:

实业界的褚时健(1928-2019),74岁开始创业,与妻子在哀牢山承包2400亩荒山种植冰糖橙。每天工作10小时研究种植技术,80岁实现"褚橙"年产值过亿。去世前3个月仍在果园考察新培育的"褚柑"。

精神内核: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跌入谷底时用实业精神重新攀登。

文学界的杨绛(1911-2016),93岁出版《我们仨》,96岁完成哲学论著《走到人生边上》。100岁仍坚持每日阅读写作,103岁亲自整理出版钱钟书手稿集,去世前2个月还在修订文集。

工作哲学:"我活得很充实,因为我要做的事情很多"

科学界的袁隆平(1929-2021),90岁生日当天在海南试验田查看海水稻,去世前2个月仍在指导第三代杂交水稻攻关,办公室日历停留在2021年5月22日(逝世当日)。

钱德拉·达兰(1910-2013)印度数学奇才,98岁发表5篇数论论文,100岁仍在解黎曼猜想,逝世前3天的手稿写着未完成的质数公式。

影视界的大卫·爱登堡(1926-),93岁完成《我们的星球》极地拍摄,94岁在隔离酒店录制COP26气候峰会演讲,96岁仍坚持《地球脉动III》现场解说

工作日常:每天5点起床处理拍摄素材,随身携带标注满笔记的拍摄计划本

艺术界的黄永玉(1924-2023),95岁创作蓝兔子邮票引争议,98岁在故宫举办"入木"大型个展,99岁完成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全书280万字)。

建筑界的贝聿铭(1917-2019), 85岁设计苏州博物馆,89岁完成伊斯兰艺术博物馆,91岁仍在修改多哈博物馆采光方案。

工作格言:"建筑师的职业生涯应该从60岁开始"

孩子,这些跨越时空的大咖们启示我们:真正的终身工作不是生存需求,而是生命力的自然延伸。他们的共同特质在于将专业淬炼成生命语言,把年龄转化为认知复利,在持续创造中突破生理局限,最终实现"生命与事业的同频共振"。

他们,是妈妈心中最闪亮的星,值得一追到底;是妈妈眼里最伟大的英雄,值得一生仰慕。

面对他们不服老的精神,妈妈忽然觉得浑身充满力量,希望自己也能再工作30年,也希望能挑战一下新的领域,无论做什么,只要工作着就是最幸福的。

工作是一种修行——后记。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