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身边的文化“两创”|刀工瓷韵

更新时间:2025-03-10 04:48  浏览量:8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凯 张沛 马慢慢)刻瓷,是一种在瓷器表面进行雕刻的艺术形式。它以刀代笔,以瓷为纸,既有“金石之韵”,又有“笔墨情趣”,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非遗传承人的刻瓷世界,感受奇妙的刀工瓷韵。

济宁市级非遗项目刻瓷代表性传承人刘汉恩:“静心、细心、耐心、恒心,它们层层递进,只有同时具备这‘四心’,才能做好刻瓷作品。我是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瓷项目传承人刘汉恩,从事刻瓷已经26年了。”

刻瓷是融合了绘画、书法、刻镂技艺,集笔、墨、色、刀于一体的传统艺术。凭着对这种艺术的向往,绘画专业的刘汉恩开始自学刻瓷技艺。

济宁市级非遗项目刻瓷代表性传承人刘汉恩:“因为掌握不好力度,盘子撬碎了。为了练手上的力度,在玻璃上刻,很多窗户上的玻璃都让我雕刻了。(发现)刻瓷并不需要利用太大的力度,刀子磨锋利了以后,只要是把那个瓷釉刻下来就可以了。”

济宁市级非遗项目刻瓷代表性传承人刘汉恩:“没有老师,全靠自己琢磨。晚上睡觉的时候,看着是在睡觉,实际上脑子是一直在想这个,一件作品我该怎么刻,脑子是不休息的。2007年,我去淄博拜了老师,王玮老师。”

有了领路人的指导,刘汉恩对艺术创作更加精益求精。他开始尝试将山水、花鸟、书法等题材巧妙地雕刻在瓷器上,并把中国画的气韵融于技法之中,一锤一刀錾出的金石味道、中国画的水墨气韵,和质地细腻、釉面光润的瓷器完美融合,显得韵律十足。

济宁市级非遗项目刻瓷代表性传承人刘汉恩:“这件作品名字叫《盼》,因为前几年我在外地,没能回来陪父母过年,当时我看了一篇文章叫《盼》,就是这个老年人的头像。”

每一件刻瓷作品都凝聚着刘汉恩的心血与汗水,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2011年9月,刘汉恩在曲阜举办了个人刻瓷艺术作品展,共展出作品50余幅。其中,作品《釉雕孔子肖像》被曲阜市档案局永久收藏。

济宁市级非遗项目刻瓷代表性传承人刘汉恩:“所有色彩一层一层雕刻出来的,还有通过刀法的疏密关系、力度大小,表现衣服的质感和飘动的感觉。这个作品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做了有三四个月的时间。”

2020年,刘汉恩获评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

济宁市级非遗项目刻瓷代表性传承人刘汉恩:“作为非遗传承人,传承是我们的责任,我希望以后还是有那些有志青年可以学习这一块,把咱们中国传统文化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