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设计师辅导员:对待学生,就像艺术品修复师对待珍宝
更新时间:2025-03-21 17:40 浏览量:8
把辅导员工作做成艺术
这位95后设计师的“非典型”辅导员之路
“环境设计硕士做辅导员是不是专业不对口?"
成都锦城学院和平大楼东609办公室,文学与传媒学院辅导员宋祎璇记录完第332份心理访谈笔记,笔尖在"色彩情绪疗法"处划出星标。
面对疑问,宋祎璇笑着翻开工作笔记——
精心绘制的学生成长动线图、用蒙德里安色块标注的情绪档案……
七年前在川师美院描摹空间结构的女孩不曾料到,那些关于功能、形式、美学的思考,终将在辅导员的工作台上绽放新芽。原来,她把七年艺术修炼化作了育人匠心。
宋祎璇
文学与传媒学院辅导员
团总支副书记
河北石家庄人,中共党员,硕士
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
所带专业:2024级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
从AI工坊到心灵画室
95后设计师的“非典型”辅导员之路
重构核心人设
从空间设计师到成长架构师
将环境设计方法论迁移,将“功能-形式-情感”三维设计思维注入学生工作,利用“成长空间营造体系”,把和平大楼东617外的书吧当作“解忧驿站”;定位的“情绪色谱”系统,将多个青春样本编码为流动的光谱。指尖轻点,Deep seek开始生成疗愈方案——明天该约这位同学去“光影剧场”了,或许《楚门的世界》片段能解开他的心结。从美育传承者到心灵摆渡人,学生证言:“她总能发现我们自己都未察觉的闪光点,就像艺术品修复师对待珍宝。”
在班级的趣味活动中,老师和同学们围坐在一起,气氛轻松而愉悦。大家要玩的是“狼人杀”“我有你没有”和“击鼓传花”等游戏。
“狼人杀”游戏中,同学们迅速进入角色。有的同学平时沉默寡言,但在游戏中却展现出惊人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冷静分析,有理有据地为自己辩护,还巧妙地引导大家的思路,让老师看到了他隐藏的领导才能。有的则展现出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在游戏中更是如鱼得水,眼神灵动,言辞犀利。不仅成功地“带节奏”,还带动了整个游戏的氛围,让大家笑声不断。“我有你没有”游戏开始后,老师和同学们围成一圈,互相分享自己的独特经历。击鼓传花时,音乐响起,花儿在大家手中传递,平时总是默默无闻的同学,在这一刻,却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这些游戏不仅带来了欢乐,更让宋老师看到了学生们在课堂之外的另一面。他们在游戏中放松自我,展现出真实而独特的性格。
宋老师速写本上新落下一行字:“教育应是永不完工的艺术品。”窗外,几个带着数位板的学生正讨论着AI参数,他们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像极了未来教育的草图纸。
她说
“辅导员不是刻板的规则执行者,而应该是校园生活的首席体验设计师。我的专业教会我——真正好的设计,永远以人的真实需求为坐标。”
“用艺术设计解构成长难题,以AI技术重构育人场景——这是属于Z世代的思政工作新语法。当青春故事遇上参数化设计,我们正在创造教育的无限可能。”
来源 锦彩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