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人得癌症,医生提醒:吃饭时的4个坏习惯,千万别再做了
更新时间:2025-03-10 09:17 浏览量:9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最近几年,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每次在门诊看到确诊的患者,心里总是五味杂陈,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现在癌症患者越来越多?
到底是环境问题,还是生活习惯出了问题?其实,答案并不复杂,癌症的发生是多方面的,但在医院工作多年后,我发现一个被大家忽视的重要问题——吃饭的习惯。
在医院工作多年,遇到许多患者,很多人以为,得癌症是因为吃了太多垃圾食品、高油高盐高糖的东西,当然,这些确实不健康。
但除了这些,吃饭时的一些小习惯,可能比食物本身更可怕,因为它们每天都在悄悄影响着身体,而我们却毫无察觉。
如果这些坏习惯不改,哪怕天天吃再健康的食物,依然可能走上癌症的道路,到底吃饭时有哪些坏习惯容易引发癌症?哪些行为看似普通,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癌症的帮凶?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吃饭跟情绪有什么关系?但事实是,长期在焦虑、紧张的状态下进食,可能会增加癌症的风险,尤其是消化道癌症。
这个道理听起来不太起眼,可医院里类似的病例实在太多了。
前不久接诊了一个患者,40岁出头,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吃饭对他来说只是“补充燃料”,根本顾不上享受。
每次吃饭,不是拿着手机回复信息,就是在脑子里想着待办事项,一顿饭十分钟解决战斗,还没咀嚼几口就吞下去了。
开始他只是觉得胃胀、反酸,后来发展到吃一点就感觉胃疼,来检查的时候,胃癌已经是中晚期了。
从医学角度来说,焦虑状态下吃饭,会导致胃肠道血流减少,影响消化功能,长期下来,胃黏膜会受到损伤,增加炎症发生的概率。
而更关键的是,焦虑会影响胃酸的分泌,导致胃酸过多或者过少,破坏胃壁屏障,使幽门螺杆菌更容易侵袭,而这种细菌已经被证实是导致胃癌的主要元凶之一。
有研究表明,长期焦虑的人,胃癌的发生率比普通人高出近30%。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但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它的危害,有人可能会说,我每天工作那么忙,怎么可能安安静静地吃饭?
但我想说的是,吃饭的几分钟并不会耽误你什么,可如果因为不良习惯导致癌症,那才是彻底耽误了自己。
在医院里,经常能见到一些长期加班的病人,他们的作息极度不规律,吃饭时间更是随心所欲。
很多人白天忙得没时间吃饭,晚上才放开吃一顿,甚至晚上十一二点才开始夜宵,这样的习惯,对身体的危害远超想象。
前阵子有个患者,35岁,平时忙着写代码,白天经常随便吃点,等到深夜才点外卖,好几年的习惯了。
最近,他总觉得肚子不舒服,原本以为是普通的胃病,结果一查,胃部已经有癌前病变了,他不敢相信,自己年纪不大,怎么会得这种病?
可事实就是这样,长期晚饭吃太晚,确实会大大增加胃癌和肠癌的风险。
医学研究发现,晚上吃饭太晚,会影响胃排空,导致胃酸长期刺激胃黏膜,增加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风险。
尤其是长期吃夜宵的人,晚上胃还在加班,胃黏膜得不到修复,久而久之,就可能发生癌变。
而且,人体的生物钟在晚上会调整免疫系统,如果这个时候肠胃还在消化食物,免疫力会下降,癌细胞更容易趁机作乱。
或许有人会问,那晚上几点吃饭才算合适?一般建议,最晚不要超过晚上7点,尽量给胃足够的时间消化,避免睡觉时胃还在拼命工作。
如果真的不得不晚点吃,也要注意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别给胃增加太大的负担。
有些人吃饭特别快,三五分钟就吃完一大碗饭,生怕有人抢似的,门诊中这样的病人很多,很多时候,他们自己也不觉得这是个问题,直到身体出状况。
有个患者,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每天跑长途,吃饭讲究一个“快”字,路边随便买个盒饭,扒拉几口就开车上路。
开始只是觉得偶尔胃胀,后来发展到吃饭时总感觉喉咙里有东西堵着,甚至喝水都会呛,一检查,已经是食管癌早期。
吃饭太快,首先对食道不好,食物没有充分咀嚼,直接咽下去,会对食管黏膜造成更大刺激,增加食管炎的风险,而长期食管炎,可能会导致黏膜细胞异常增生,最终癌变。
而且,吃饭太快也容易让胃负担过重,食物没有经过充分咀嚼,胃需要分泌更多胃酸去消化,这就容易导致胃黏膜损伤,增加胃癌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吃饭太快还会影响饱腹感,大脑需要大约20分钟才能接收到“吃饱了”的信号,如果吃得太快,大脑还没反应过来,你就已经吃超量了。
这样不仅容易导致肥胖,还会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而胰岛素抵抗和某些癌症,比如胰腺癌、结直肠癌,有着直接的联系。
所以,吃饭的时候,尽量放慢速度,每一口充分咀嚼,让食物在口腔里和唾液混合,这不仅有助于消化,还能减少对消化道的损伤。
现代人吃饭的时候,几乎都在看手机,刷短视频、回消息、看新闻,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可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食物的消化,还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有个年轻的患者,27岁,工作压力大,吃饭时喜欢刷手机,基本上每顿饭都在视频、新闻、社交软件里度过。
最近半年,他总是感觉胃不舒服,吃完饭后胀气、打嗝,甚至时不时恶心,一检查,发现他的胃已经有了慢性萎缩性胃炎,而这种病,正是胃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吃饭时看手机,会影响大脑对食物的关注度,导致消化酶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而且,人们在分心的情况下,更容易吃得过量,增加胃的负担,长期下来,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风险都会上升。更关键的是,边吃饭边刷手机,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
研究表明,良好的肠道菌群可以帮助人体抵御癌细胞,而如果长期分心吃饭,消化不良、胃酸分泌紊乱,都会破坏这种平衡,给癌细胞创造机会。
所以,吃饭的时候,最好放下手机,好好吃饭,不仅能让身体更健康,还能让食物的美味真正被感受到。
癌症的发生并不是一瞬间的,而是长期不良习惯积累的结果,吃饭时的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其实正在一点一点影响身体健康。
如果你也有这些习惯,最好尽早改掉,别等到身体出了问题才后悔。记住,健康的身体,从每一顿饭开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癌症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信博,赵秋利,王楠楠.癌症高危人群癌症风险感知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