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禅喻书——董其昌行书《禅悦》高清大图
更新时间:2025-03-10 07:43 浏览量:12
董其昌(1555—1636),明代晚期书画大家,其艺术成就不仅在于技法上的创新,更在于将禅宗思想与书法实践深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淡远”风格。
《禅悦》作为其行书代表作之一,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纸本。此作创作于董其昌晚年,正值其艺术与思想的成熟期。晚明政局动荡,士人阶层多寄情禅学以寻求心灵解脱,董其昌亦不例外。他早年与李贽、袁宏道等思想家交游,深受“狂禅”思想影响,主张“以禅喻书”,认为艺术创作需摒弃功利性,回归本心。
《禅悦》的核心思想可概括为“心佛不二”。董其昌在开篇即提出“心地与佛不殊”,强调修行的本质在于心性的觉悟,而非外在形式的执着。这一观点与禅宗六祖慧能的“即心即佛”一脉相承,主张破除二元对立,直指本心。
董其昌的行书以“虚和萧散”著称,《禅悦》的笔法尤为典型。其用笔轻盈灵动,提按间虚实相生,如“游丝”般绵延不绝,却又暗含筋骨,展现了“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功力。他主张“作书须提得起笔,不可信笔”,强调中锋行笔的凝练与节制,避免“偃笔”“死笔”等弊病。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