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赏析 | 《墨韵丹心》一一我的钢笔写意画(孙宝田)
更新时间:2025-03-26 19:32 浏览量:8
诗者,以其心,发其声;画者,以其思而彰其韵,如临其境。
当诗遇上画,就像伊人与画者的邂逅,风景在心中,渐渐融入人文的热切。当诗与画相融,就像流水与高山邂逅,弦月在原,影自淡定,慢慢勾勒人生的独火光芒。
把情绪寄予线条,把思想赋予笔墨,这是对自然审美的感受和感悟诉诸笔墨的结果,也许这便是钢笔画写意吧。所以“写意”有成为中国画最根本的绘事精神。
无论什么画种,都是情感的绽放,无论什么诗意,都是借物抒情,以表现作者主观的情绪归旨。而对于一个真诚的画者来说,他的主观情意,必定是和社会和时代血脉相通的。所谓“笔墨当随时代”,也就是绘画自身的客观规律。
钢笔花鸟画,不过由于艺术审美的惯性作用,承袭古人的艺术经典,对后人(包括观众和作者)有一种巨大的吸引力、征服力。所以每个时代的艺术革新者都只是少数,如明代的青藤、白阳、老莲,清代的石涛、八大、扬州八家、恽南田等人。因为革新是要经过不断探索、不断试验,有成功也有失败的,往往被人称作“狂、痴、野、怪”,有的甚至潦倒终生,直到几十几百年后才被人承认。所以只有具有强烈创造意识、不计成败得失的少数艺术家,才敢于和甘于独辟蹊径,走这条艺术革新的险路。
社会的发展变革,影响着画家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影响着审美意识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感受和感悟。
钢笔画创作,是一种心灵的抒发,每一笔一划都蕴含着激情与向往。可以想象一下,每天徜徉在鲜艳的色彩与优美的线条之中,该是一种怎样的神清气爽之美呢!若你有所感悟的话,就拿起灵感之笔,尝试一把挥毫泼墨,龙蛇笔舞的意念,如诗如画情趣升华的满足感。尤其是充实业余或退休生活,未身临其境的人,是难以想象的遗憾与失落。
钢笔在宣纸上的每一次突围,都是对既有程式的温柔反叛,每一绽放,都是对生活的想往。
在这个光色喧嚣的时代,钢笔尖勾勒的不仅是花叶脉络,更是现代人寻求安顿的精神图谱。当数字洪流席卷万物,那抹从容的靛蓝反而成了对抗虚无的盾牌。我在晨光中勾勒线条时,总听见先贤在绢帛上沙沙作响;当暮色浸透画案,钢笔墨水又与量子纠缠的微光产生奇妙的共振。
其实画者的修行,何尝不是将生命研磨成墨的过程?七十载春秋不过宣纸一张,悲欢离合终成几笔枯润。那些缠绕在钢笔尖的犹豫与决绝,迟疑与顿悟,最终都沉淀为纸上的气韵生动。或许百年之后,当某个深夜临画的后来者触碰这些墨痕,仍能感知到此刻笔尖与心尖同频的震颤。
世界很大,幸与君逢。
其实,钢笔绘画并不只是一种技术,而是修为的一种外在形式。画一幅画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画画不停歇,让绘画成为自己生命存在的自然态,在量子力学视角下的“量子纠缠”和道德修行下的加持塑造。
编辑:水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