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指出:老人若长期喝牛奶,用不了半年,身体或有四个明显变化
更新时间:2025-03-07 22:59 浏览量:9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牛奶,被誉为“白色血液”,是很多人餐桌上的常见饮品,尤其是老年人,更是把它当作日常营养补充品。
很多人都听说过,喝牛奶能补钙、强壮骨骼、促进消化,甚至有人认为,每天坚持喝牛奶,能让自己衰老得慢一点,但问题是,牛奶真的适合所有老人长期喝吗?
如果长期坚持喝牛奶,身体又会发生哪些变化?
在医院里,我接触过很多长期喝牛奶的老年人,他们的身体变化各不相同。
有的人喝牛奶后精神状态变好了,骨密度也比同龄人更好;但也有些人,喝牛奶后总是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甚至血糖飙升、体重增加。
这说明,牛奶对老年人而言,既是“营养奶”,也可能是“负担奶”,关键在于身体的接受程度,那么,老人如果长期喝牛奶,身体到底会发生哪些变化?是好是坏?
很多老年人喝牛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补钙,毕竟,骨骼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流失钙质,骨密度下降,导致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增加。
牛奶中富含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确是补充骨骼营养的好选择,但问题是,并不是所有老人喝牛奶都能起到补钙的效果,关键在于身体是否能有效吸收这些营养。
有位患者,七十岁,体检时发现骨密度降低,医生建议他每天喝牛奶补钙,他很听话,半年下来,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可结果并没有他想象得那么好。
他的骨密度虽然有了一点改善,但幅度并不大,医生告诉他,光喝牛奶补钙是不够的,必须搭配适量运动,才能让钙真正进入骨骼。
如果只是喝牛奶,却整天坐着不动,钙可能无法有效吸收,甚至可能在血管中堆积,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研究表明,单纯喝牛奶补钙,钙的吸收率并不高,真正能被骨骼利用的部分有限,而适量运动,如负重行走、瑜伽、跳舞等,能促进钙的沉积,提高骨密度。
如果长期只喝牛奶,却缺乏运动,钙的吸收率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造成肾结石风险增加,因此,喝牛奶补钙的老人,必须搭配适量运动,否则补钙的效果可能远不如预期。
很多老年人喝牛奶后,会感觉肠胃更舒服,排便更顺畅,认为牛奶能改善肠道健康,的确,牛奶中的乳糖和益生元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
但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老年人,喝牛奶后反而会腹胀、腹泻,甚至出现肠胃不适的情况,这主要和乳糖耐受度有关。
有位患者,六十五岁,过去一直有轻微的便秘问题,医生建议他适量喝点牛奶,看看是否有改善,他照做了,结果半年后,排便规律了许多,肠胃也比以前更舒服了。
可他的一位朋友,同样每天喝牛奶,却总是腹胀、放屁增多,甚至偶尔腹泻,去医院一查,发现他对乳糖不耐受,喝牛奶反而让肠胃负担加重。
研究发现,亚洲人群中,大约40%以上的人存在乳糖不耐受问题,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乳糖酶的分泌会逐渐减少,导致消化牛奶中的乳糖变得困难。
如果长期喝牛奶,肠胃功能较好的人可能会感觉排便更顺畅,但乳糖不耐受的人,反而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甚至影响营养吸收。
如果长期喝牛奶导致腹胀、腹泻,最好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牛奶,或者用酸奶、奶酪等乳制品替代,这样既能享受牛奶的营养,又不会给肠胃增加额外负担。
很多人以为,牛奶是健康饮品,怎么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但事实是,牛奶中含有乳糖,属于天然糖分,长期大量饮用,确实可能影响血糖稳定。
尤其是一些喜欢喝调味乳、乳饮料的老年人,根本没注意到里面的糖分,结果在不知不觉中,摄入了比想象中更多的糖。
有位患者,六十多岁,平时血糖控制得不错,但最近复查发现血糖略有升高,他很纳闷,自己饮食并没有变化,唯一的不同,就是开始每天喝牛奶了。
仔细一问,他买的并不是普通纯牛奶,而是“高钙奶”“早餐奶”,成分表上赫然写着“添加糖”,每天两杯下来,糖分摄入量远超他的身体负荷,导致血糖升高。
研究表明,牛奶虽然营养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种类都适合老年人,尤其是调味乳、添加糖的牛奶,长期喝可能增加胰岛素抵抗,影响血糖稳定。
如果本身血糖偏高的老人,一定要选择无糖纯牛奶,而不是乳饮料或者含糖奶制品,否则血糖控制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
很多老年人喝牛奶,是为了补充营养,但往往忽略了牛奶本身的热量问题,牛奶的脂肪含量虽然不算高,但如果每天大量喝,热量累计起来,也可能导致体重增加。
尤其是那些喝全脂牛奶、不控制饮食的老人,长期下来,体重可能会悄悄上升,甚至增加脂肪肝的风险。
有位患者,五十多岁,过去体重一直保持得不错,但开始每天喝牛奶后,半年内体重增加了6公斤,他很惊讶,以为牛奶是健康食品,怎么会让人发胖?
医生告诉他,牛奶确实营养丰富,但也含有热量,特别是全脂牛奶,每100毫升就含有60-70大卡的热量,如果每天喝500毫升,一天就多摄入300多大卡的热量,相当于吃了一碗米饭。
如果其他饮食没有减少,体重增加是必然的。
研究表明,长期喝牛奶的人,如果没有合理控制饮食,体重增加的概率比不喝牛奶的人高出20%以上。
如果老年人本身体重偏高,或者已经有脂肪肝、肥胖问题,建议选择低脂牛奶,适量控制饮用量,而不是盲目增加牛奶的摄入。
所以,老年人喝牛奶,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能认为“喝得越多越好”,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牛奶种类,控制好量,并结合自身的健康状况。
如果喝牛奶后,身体出现了消化不良、血糖波动、体重上升等情况,就要适当调整,而不是一味坚持“喝奶养生”的观念。
健康饮食,从来不是单靠某一种食物,而是要看整体的营养搭配,才能真正为身体带来好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老年人饮食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徐婷,袁名扬,李嘉欣,等.营养与饮食在老年人认知障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