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我在香港巴塞尔艺术节 ③ | 超级三月的“清明上河图”

更新时间:2025-04-01 14:42  浏览量:4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章咪佳

2025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落下帷幕:今年展会达到史上巅峰规模,汇聚了来自全球42个国家240家画廊的艺术精华。虽然官方还没有公布今年人流量数据,参与者已经可以肯定,比去年“进场5万人”还要多。

来自宁波的青年艺术家单昊每年都会前往香港巴塞尔,“一般来说‘巴塞尔’是越到后面几天人越多,但是今年VIP首日,人就多到爆炸。”

我说“你好像在描述《清明上河图》。”

他说是的,补充:“比年货展销会人还多。”

前几天青年策展人崔灿灿写了一篇评论文章,标题是“别相信在巴塞尔上可以学习艺术”。

这些都不是贬低艺术盛会,而是在谈巴塞尔作为商业艺术展的属性:一秒钟没有嗨点,观众就走了。

图片来源:Art Basel

Art Basel起源瑞士巴塞尔,这座位于瑞士、法国、德国交界处的千年小镇里,许多商业业态与艺术节同呼吸,高级社区、餐馆、酒店、旅游都深度绑定,它成了世界上最具名气的国际艺术博览会。后来为了抓住崛起的东方收藏市场,2013年,巴塞尔艺术节第一次进驻中国香港。

巴塞尔有非常等级鲜明的票制制度,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前的两天预展,是“想买东西的人来的时间”;隆重招待一批名流、资深藏家、新贵和他们的朋友、家人。尊尚门票:4880港币——且一票难求。

不少VIP只会出现在预展期间,比如今年现身的邓文迪,霍启刚、郭晶晶夫妇,梁朝伟、刘嘉玲夫妇等等公众人物,以及顶级艺术家,世界级博物馆的策展人,资深收藏家、收藏机构等。这群人是这场艺博会的头部购买力。

图片来源:Art Basel

在有限的展期,巴塞尔以视觉论英雄,“外包装”和所属“品牌”,无形中成了艺术品的第一要义。并且这种视觉上的“好看”,由买家决定——不一定与艺术重合。

崔灿灿那篇文章说,“为了旅行的好体验,最后一站别是巴塞尔博览会,最好在M+或者大馆结束,美术馆帮你去去燥,洗洗胃,用‘过去’校对一下‘此刻’,重建一下学术信念和艺术精神。”

“大型美术馆、博物馆的展览,经过精心策展,一场展览的内容、布展、动线,背后可能是几年的策划、甚至几十年的积累和功夫,那是瞻仰艺术、学习艺术的地方。”单昊说,每年香港从“超级三月”开始,会释放一大波硬展览。

当然不能否认市场当然是艺术品强有力的一种说服力,香港巴塞尔的热度对普通人来说,甚至是一种情绪的释放。

潮新闻2025“我在相关巴塞尔艺术节”的最后一期分享,天目里美术馆藏品研究部的黄羽婷和艺术博主乐乐,分别从空间和精选作品的角度,为大家再次呈现巴塞尔的活力。

巴塞尔艺术饱和,但依旧能找到很多有趣新鲜的视角和作品,不仅有当代活跃艺术家的新作,它们也可能是艺术史上对某个流派和学会的重新研究的系列呈现,也可能是对个体艺术家创作脉络的重新梳理。

另外,除了各大画廊展位上的精彩作品之外,在Encounters单元里很多艺术家的精选项目都很值得关注。香港会展中心的特殊空间、挑高和熙攘的观展人流,对作品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可能是一种情境的增益。在这个意义上,英国艺术家Liam Gillick构筑的缤纷休憩广场,以及韩国艺术家许智慧的吊挂纸装置让人尤其印象深刻。

摄影:Tim Crowley

摄影:江乐宜

展会同期,香港的其他空间和机构的丰富活动也让人感到这座城市独特的艺术魅力。很多画廊和替代性空间的位置和空间形态也反映了香港的工商业历史地理的变迁过程。在不同的电梯、街道、厂房和车库里穿行,也编织出识读这座城市文化脉络的线索。我很喜欢CHAT六厂的空间和展览,它不仅是对南丰纱厂这个重要工业遗迹的认真保护与活化,同时也将手工艺、编织与材料有机地勾连,让当代艺术作品带领公众去珍视我们的城市文化遗产与当下。

艺术博主“乐乐看展”带来的2025香港巴塞尔的集锦。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