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古诗鉴赏《观三墩老街艺术节》

更新时间:2025-03-09 01:36  浏览量:11

观三墩老街艺术节

石洪斌

书室门前思百姓,陈家桥上看三墩。

高楼如笋支天地,米厂艺花妆断垣。

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在明末清初形成集镇,属钱塘县,因境内原文星墩、灯彩墩、水月墩3个高出水面的土墩而得名。水乡三墩有一家大型米厂工业遗址,最近连同古镇老街改造,成为东巢米厂艺术街区,石洪斌先生参观现场后作《观三墩老街艺术节》一诗。该诗以简练笔触勾勒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独特意境,展现了艺术介入市井生活的鲜活场景。以下从三个维度解析其艺术特色:

一、时空折叠的镜像结构

首联"书室门前思百姓"与"陈家桥上看三墩"构成垂直与水平双重视角,将知识分子的精神关怀(书房)与市民社会的物质空间(三墩)并置。这种空间对位法暗示着文化思考与现实观照的对话关系,如同古典园林中的对景手法,在有限篇幅内拓展出多维叙事空间。

二、工业意象的诗意转译

"高楼如笋支天地"以生物性比喻解构现代建筑的冰冷感,竹笋的向上生长形态暗合传统风水意象中的"地气升腾"。而"米厂艺花妆断垣"则通过通感修辞完成工业废墟的美学重构,"艺花"既是视觉装饰更是听觉隐喻("艺""花"在吴语中的谐音趣味),使废弃厂房在艺术介入下获得新生。

三、新文人诗的语体实验

诗歌打破传统田园牧歌范式,将"书房""米厂"等异质元素并置,形成知识考古现场。尾句"妆断垣"三字尤见匠心:"妆"承袭古典诗词的妆点传统,"断垣"却指向后工业景观,动词的柔美与宾语的粗粝碰撞出陌生化效果,恰似老街艺术节本身——在历史裂痕处绽放当代艺术之花。

这种创作实践可溯源至宋代"以俗为雅"的诗学传统,却在当代城市更新语境中焕发新意,如同用毛笔在混凝土上书写俳句,在时空错位中重构文化记忆的经纬。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